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初唐闲公子>034章税制改革下

唐志看见他纠结的样子,心里很好笑。除非你不吃这碗饭,在这世道面前你就得低头。“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这就是大唐公务员的写照。改革就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当权者的利益损害最大,所以搞改革的大都没好下场,商鞅被五马分尸、吴起被刺杀在楚王尸体边、张居正死后差点儿被开棺戮尸。

司马迁对于商鞅的评价有失公允,太祖的评价就不一样:“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惩奸究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正是商鞅变法废止了贵族的壁垒和特权,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平民百姓可以通过农战封爵,打破了贵族阶层的垄断,使中国摆脱了贵族的封建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张居正也是一样,他当时大权在握,为了自己家族的将来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没有自保,而是选择一条纯臣的路子,最后被抄家,几个儿子也被免除官职。难道他的智慧没有料到这些吗?显然不是。

“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唐志又念了一句张居正的诗,对刘旭道,“作为改革家,要有殉道者的觉悟,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生命。”

殉道你妹!刘旭没好气,俺只想投机捞一把,没有你说的这么高尚,现在把我抬这么高,想让我作牺牲?

“干了!”刘旭终于下定决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理所当然。

“那就好,我没看错你。”唐志鼓掌道,“你就住到得月楼,另外我拿200贯安家费给你,你把家安顿好。你把种痘法拿出来,人家肯定要验证,可能你还要挨一刀。摊丁入亩和保甲法你拿出来后,那些王公大臣可能会装作不知道。所以你第一要到酒店茶馆宣传你的主张,让民众都知道;第二就是要到国子监的几个学堂,给那些年轻人宣讲你的策论。那些都是年轻人,容易头脑发热,他们要接受了你的主张,就会帮你宣传,甚至闹到玄武门去。搞得满城风雨,你就赢了。”

刘旭一一记在心里,有方案,有策略,只要照着做就行了,省事。只是……

“唐兄,我有一事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搞这件事?”

“好玩。”

“我是认真的。”

唐志给刘旭耐心解释:“老子曰:‘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越富,穷者逾穷,社会财富慢慢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个时候当政者就要出面,通过税收来平衡贫富分化。如果政府不去平衡,那么天道就会来平衡。所以老子还有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平衡就会导致天象大乱,烽烟四起,革鼎天下。

人都是贪婪的,只看到眼前这点利益,即是要砍头了,紧紧抓住不放手。就像那些蚊虫一样,在猪身上拼命吸血,猪死了它们也活不了。人也是这样,你要说民众没有饭吃了,拿出粮食来救济大家,他们都是绝对不愿意的,他们情愿杀头,也不愿意割肉。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其他的诸侯国不知道吗?都知道。为什么不跟着来呢?因为那些公卿不愿意,你要说变法,他们马上把你赶下台去。他们情愿割地事秦,过一天是一天,最后全部被秦国收拾了。

咱们现在也差不多,土地慢慢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其他人怎么办?难道也要等到平民揭竿而起才舒服?我们这一辈可能没问题,但是我们的后辈子孙呢?难道要等别人拿着锤子镰刀冲进家里来?所以晚痛不如早痛,大家首先定下规矩来,要给大多数人一条活路,闹饥荒的时候朝廷要赈灾,大家有口饭吃就不会造反。现在咱们大唐局面不错,朝廷威望很高,有能力变法。现在不干难道要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动手?那时就晚了。

你提出摊丁入亩的时候,要强调那些皇庄、王公大臣的封邑都要纳入这个制度。同时要提出一个人最多占有的土地数量,比如可以根据唐初的均田制规定,超出规定的田地要收重税。这样做一方面抑制土地兼并,另一方面就是逼着那些宗族分家分田,分了家了,宗族的凝聚力就减弱了。”

刘旭一一记下,心里盘算着如何一鸣惊人。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光棍一些,怎么闹大怎么来。

事情按照预想的进行,刘旭呆在杨家村这段时间,长安城已经传开了,连带着那篇万言策论也流传开来。王主簿这才知道刘旭另外还有干货,他找到得月楼掌柜,借这篇文章一看,心里哇凉哇凉的,这是要捅破天了!我说你刘旭一个举子,操这份心干嘛?好好把种痘法先出来,我给你运作一下,至少可以弄个官当当,现在好了,后面拖着一个随时燃烧的大油桶,你让我怎么办?

主簿要把万言书带走,掌柜不干了,这是客人的东西,我把他给你看已经是不应该,你带走我就没法交差了,要不您抄一份?

王主簿点点头,把其中


状态提示:034章税制改革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