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铁血真三国>2关羽走了
慰;第三说,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因关羽一直在荆州前线,从未入过川,貂蝉是作为家属住在成都,亡于成都的。

年代久远,缺乏有力证据,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难以定论,本书不想考证。但说来说去,似乎都与关羽有不可脱离的关系,正好综合众说,杜撰一下了。)

曹操手里捏着关羽的留书,叹息了数声:

“唉,还是留不住他呀!”

许褚在旁大声嚷着:

“主公让俺去把这无情无义的家伙抓回来吧!”

张辽连忙接口道:

“还是我去好些,劝劝他,也许能回来……”

曹操摇摇头,神色黯然的说:

“身去心难留,追回来又能呆得了多久?唉,各为其主,还是由他去吧……”

几个谋士也纷纷发言,毛玠说:

“主公放了关羽,日后有人仿效怎么办?”

董昭更是表示明显不满:

“主公纵之如纵虎啊!早就知道关羽迟早要走,不如当初一刀杀了他……现在要追杀他还来得及呀,免得为刘备添一条有力的臂膊,与主公为敌!”

贾诩沉默不语。独有荀攸解释道:

“主公初服关羽时,想用他,自然不能杀;在朝两个多月,关羽安分守己没有罪,当然也不能杀;白马一战他立了大功,更加不能杀。如今关羽走了,他是有言在先,算不得叛逃,我的意思倒与主公相同,追杀他,不如放了他,既让关羽感恩,为将来留个余地,也使天下人闻之,颂扬主公的王霸气度和怜才懿德,说不定变坏事为好事,也未可知啊。”

曹操听了心情转好,

“公达见解果然高人一等啊!我曹孟德一生敬的是英雄,爱的是人才,杀一关羽容易,只不过杀一个降将;不杀关羽,倒是留下一段佳话,何乐而不为?何况关羽杀了颜良,决计不会投袁绍的。对我眼前的战事不会有损害,我就成全了关羽的忠义之心吧。”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再无异议。

曹操又感慨的说:

“关羽英武刚直,磊落光明,为臣忠而为将,为人忠肝义胆,称得上是天下义士的楷模啊!……”

正在嗟叹关羽之事,营帐外匆匆奔进来一名曲长,手持一封文书,跪下禀报:

“这是曹纯将军令人送来的急件,说是江东有异动!”

曹操拆信一看,脸色大变,十分震惊:

“什么?孙策自号大司马,要袭我许都!这、这可棘手了!……”

他将文书传阅于众谋士,忧心忡忡:

“孙策之勇犹胜当年人称江东猛虎的其父孙坚,自入江东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条小疯狗难与它争锋啊!如今我军主力全在官渡一线,假如孙策北伐,首选攻打攻打目标肯定是徐州,那里只有臧霸一军在牵制袁谭,又怎能敌得住数量庞大,战力强盛的孙策军队呢?徐州一失,许都危急,我军首尾不能兼顾,大势就去了呀!……”

众人都紧张起来,一时均无良策。曹操犹豫着征求谋士的意见:

“要不就割让徐州,上奏朝廷,承认他为大司马?……”

荀攸沉吟道:

“让一步也好,暂时可让他罢手,不攻许都……”

董昭反对说:

“这岂不是让孙策官居曹司空之上,怎么可以?”

“割肉饲虎,不得已而为之……”,

曹操心有不甘,而又无可奈何:

“两害相较取其轻,眼下只能先稳住孙策,待全力打败袁绍再说了。”

他望着郭嘉,奇怪这个平日神判妙算的智囊为何不开口,

“奉孝,你意如何?”

“……我在想,主公不必太为此事担心。孙策最近并吞了江东,是很容易征服地方的吗?非也,他诛杀的全是一方豪强,是有着诸多死党的本地雄杰啊!这就为孙策留下了莫大隐患……”

郭嘉一张嘴,便侃侃而谈:

“孙策年轻气盛,行动大意轻率,从不做安全防备,这样的话,他哪怕有百万之众,也好像是独自行走在江湖。假如有刺客伏击他,区区几个人就可以成功。

“名士仲长统说的一点不错,现在的人复仇心理特别强烈,得到过主人恩遇的人,常愿用性命相拼,以报主人。依我看来,孙策早晚必定被仇敌谋杀,自身性命都难保,又怎能统军北上呢?因此主公不必太担心……”

毛玠诘问道:

“难道将希望全寄托在还没有发生的偶然事件上吗?或者是祈求上天赐福于主公?这未免有些荒唐!”

郭嘉微笑而不答。

曹操半信半疑,拿不定主意,见郭嘉的态度有些神秘,遂不追问。会议结束后,又独自留下郭嘉。

“奉孝,你说的虽然很有可能,但我们总不能静观其变吧?如若孙策侥幸不死,一旦大举进攻,我岂不是大难临头吗?”

“当然不是,我正要与主公商议此事。实际上,有许多人想刺杀孙策,我们要做的,只是推波助澜而已。”

郭嘉进一步明确说:

“原吴都太守许贡,就是孙策的一个死敌,他曾与广陵太守陈登联手,煽动山越等扰乱孙策后方,断绝其军粮,致使孙策出师无功而返,因此许贡被孙策怒杀。主公,您也与许贡联系过,来往信件中必定有不利于孙策的言语,落入孙策手中,便是真凭实据,招致孙策的忌恨。所以,您与他早晚要翻脸,不如先下手为强。”

曹操点点头:

“你认为怎么做?煽


状态提示:2关羽走了--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