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可思议的是:全国各地关庙星罗棋布,绝对是所有神庙中数量最多的,远远超过和关羽并称文武圣人的孔庙(文庙)。
据统计,清代的孔庙有3000余座,关庙则高达30余万座。就连只有2000多万人口的台湾,关羽的信徒也多达800多万,其庙数量规模远超台湾人尊崇的妈祖庙。甚至在泰国,日本乃至美国,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关庙。真可谓香火兴旺,绵延不绝,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让三国时代无论是敌是友,想破脑袋也料不到的是:关羽死后竟成了“武圣”。
他的尊号由侯(汉寿亭)晋公(北宋封忠惠公),又由公晋王(南宋封义勇武安王),再由王封帝(明朝尊为关圣帝君)。
明朝万历42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正式取代了姜太公吕尚,成为武庙中的主神,成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祀。
到了清代更登峰造极,光绪时尊为24个字褒词:
“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他的远祖关龙逄(商代大臣)追赠为光昭王,祖父关审封裕昌王,父亲关毅封成忠王。三王一帝,四世煊赫!
更为奇特的是,关羽成为释、道、儒三教共同供奉的顶级大神。他从初始的忠义之神化为全方位的万能之神,兵、商、农,各行各业无不奉为保佑神衹,万口一统,尊称为“关公”。
他的身后之荣,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人而已。关羽如果地下有知,真是捋断了美须,笑弯了凤眼了!
不管后世乃至现代的尊崇者,将关羽当作古今第一人来膜拜也好,还是鄙视者揭露挖苦,嘲笑他的缺陷与不足也罢,关羽的形象依旧、而且一如既往地树立在至高无上的神坛上。
究其原因,一是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出于宣扬lún_lǐ道德的目的;二是儒、道、释三教出于传教的需要;三则是弱小无助的平民,出于对现实的无奈,创造出英雄崇拜和神话升温,求助于虚无缥缈的神灵祈求,来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
所以三个阶层的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关羽这个凡人羽化的神。
有一位美国教授,汉名叫大卫,说的很到位:
“关羽这位大神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
“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是文化,勇就是不畏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