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水浒新秩序>第3章扑朔
国有了确切消息,差不多到了必亡之时才可能举兵北伐。

在这之前,统兵之人还要先拿出调度兵马的方案,童贯是内定的北伐主帅,他至今还都窝在京城没动,自己更是没有什么好准备的。

蔡太师要做的,只是应付战事不利,或战争迁延等意外情况的应急备用方案。

旬日未过,蔡太师惦记一直没动的童太尉动了——不是北边的辽国,而是西边的夏国。

宋、夏边境地带生活着众多的番部,在两国国力消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番部今日叛宋,明日攻夏,朝廷早就习惯了他们的两头倒。

前些年大宋太尉童贯兵压夏国,边疆已多年未闻大警,没想到今年突然出了状况。

四个月前,永兴军路环州定远党项族大首领李阿雅卜密信夏国统军梁多凌说:“我在宋国住了二十七年,知道向边疆运送的粮草都不到位,只给空券。”

“现在正是春末秋初,士有饥色,若出兵直捣定远,唾手可得。既得定远,则旁边的十余城寨也可轻易拿下。”

“我这些年偷偷的挖了好多大地洞,藏了很多粮食,国相带大兵过来,不用带一斗粮,挖出我窖藏的粮谷就可以了。”

梁多凌犹豫了好长时间,还是相信了李阿雅卜的鬼话,亲率万余精锐千里奔袭,不想,却扑了空。

梁多凌帅兵围住定远整整七日,李阿雅卜遂才率本部万余人来投,还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国相,你来得这么晚,转运使任谅已经知道我们的图谋,调集军队把窖藏的粮谷全运走了。”

劳民伤财,屁没捞到,还要带回去一万多张吃饭的嘴,梁多凌只能仓促退兵,为防宋朝报复,退兵时,又筑城于臧底河。

大宋兵伐辽国的重拳还没蓄力,就被夏国这一计勾拳打闪了腰。

闻讯,天子诏童贯为陕西经略使,厉兵秣马,讨伐贼性难改的夏国。

(


状态提示:第3章扑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