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从1985开始>第14章无人识货

8月5号,天气有些沉闷,沈林夹着几本旧书再次坐上了王胜利的自行车。

过了大半个小时,他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湖阳镇中药店。

下了车的沈林轻轻的揉了揉自己的屁股,以后再也不坐王胜利的破自行车了。

王胜利看了沈林的动作:“林子,以后你再坐我的车,我肯定用我的衣服给这后座垫平实了。保证让你坐的舒服。”

沈林疼的都要咧开了嘴,说道:“以后我不也不坐你车了,蟾衣你一个人来卖。”

王胜利说道:“是是是,以后我自己来。今天不是特殊情况嘛,头一次来卖蟾衣。我不懂蟾衣的好处啊,说不通透。”

沈林夹紧了书,抬脚就往药店走了进去。进门就感受到各种药香味道扑面而来。

药店里三面墙边都摆满高高的中药柜子,药店中间是几个玻璃柜台,几个穿白色大褂的医生坐在柜台后面闲聊。

柜台外面只有一个客人,是个穿着格子衬衫,夹着小皮包的中年男子。男子正在看着柜台里的药,听到沈林进来,看了一眼沈林的胳膊下面的书,又回过头去。

沈林跟王胜利对视了一眼,走到柜台前面,问道:“我们带了些中药材过来,你们看看怎么收的。”

听到沈林的问话,闲聊的几人站出来一个年轻人,走到两人面前,仔细看了看:“你们准备卖什么中药,带来了吗?”

沈林也不多说,将书放到柜台上,掀开了一页,一张完整的蟾衣贴在书页上。

他对年轻医生说道:“我们来卖蟾衣的,就是蛤蟆蜕下来的皮。”

年轻医生看了看书页中央的蟾衣,摸了摸头脑:“嘶,这是中药?同学,这东西有啥用,我们不收这个。”

“嘿嘿,这两小孩,扒了张蛤蟆皮就说是中药。怕不是卖了蛤蟆肉,又想用皮来换零食的吧。”

“就是,都以为是鳖壳吗,改天我多杀几条鱼,鱼皮整下来当中药卖。”

“哎,人家小孩子也许听大人说的呢。不是有个传说吗,蛤蟆蜕皮能变黄金呢,也许就当真了呢。”

“我说你呀!这迷信的话你也当真。再说了这两小孩连女人的手都不一定摸过,他们这蛤蟆皮也没法变黄金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咳咳咳,笑死我了。”

“就怕他们连女人那东西是啥都不知道,哈哈……

沈林听到那几个闲聊的医生的话,深深的吐出口气,对面前还算有礼貌的年轻医生说道:“这个真的是中药,要不你找你们药店的李老医生来看看,行吗?”

年轻医生有些犹豫:“这个,确实不是中药。喊李医生来也没用啊。”

这时隔壁的白色小布帘被掀开,一个白发老医者站在门口问道:“外面怎么回事,都在笑什么?没事做吗,该擦药柜的擦药柜,该碾药的去碾药。”

年轻医生看到白发老者出来了,连忙喊道:“老师,来看看这个。这两小孩说这是中药,还问我们收不收。”

老医生走近柜台前看了眼翻开的书本,发现书页里夹着的蟾衣。眼睛突然瞪大,咂摸了下嘴巴。

又看了看沈林和王胜利两人,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蟾衣的,准备卖几张蟾衣?”

沈林看了眼那几个闲聊的医生,发现他们也停止了擦药柜、碾药的动作,都在偷听老头的说话。

沈林指着蟾衣说道:“我家里有很多医书,所以知道这蟾衣有很多功效。你们药柜里的绝大多数药都比不上它珍贵。”

李医生顺着沈林的眼神看了眼偷听的几人,终于知道刚才的笑声为何而来,也是莞尔一笑,接着问道:“都有哪些功效啊。说的都对,我就收下了。”

沈林抽动了下鼻子,说道:“那我就献丑了,随便说说。我国古代第一本医学专著《神农本草金》就记载有蛤蟆的的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

“唐代神医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他还在《唐新本草》里记录了蟾衣的功效。”

“明代医药学名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

“近千年以来,中医一直都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而且蟾衣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神奇功效,是一种可以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宫颈癌、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的珍稀中药材。”

李医生点点头:“小伙子,你说得不错,前面的中医部分说的都对,在我看来你后面说的针对治疗各类肿瘤、癌症疾病的疗效可能也不是胡乱瞎说。”

深思了一番,又问道:“年轻人,怎么称呼?你是学医的吗?能告诉我你的老师是谁吗?”

沈林点点头,说道:“我姓沈,我爷爷就是老中医。不过他去世早。这些都是我通过他留下的医书知道的。后面的这些功效也是他早年总结出来的。”

旁边王胜利看着沈林在那瞎扯,立马低头,怕自己不正经的眼神漏出破绽。

李医生恍然之后,微笑道:“原来是家学渊源。既然你说得些功效都对。那这些蟾衣我们都收了。沈同学,怎么卖出个价吧。”

回过头又对那几个偷听的医生训斥道:“平时不认真学习,见到蟾衣都不懂。满瓶不动半瓶摇,肚子里一点货都没有


状态提示:第14章无人识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