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伏渊潜龙>62、复读杂记

——本文写于1998年暑假,是我已经知道自己考入河东师范大学之后,在大学开学之前写的。此前一年,我在无州二中复读,当时的一些生活情况,尤其是我那悲催的初恋,都简略地记在此文里了。

这几天因为屡次提到河师北院,勾起了我刚上大一时候的情愫,偶然翻阅那时候的文字记录,看到了这篇文章,今天无事,索性就整理出来吧。原文只是记事,朴实无华,主要是复读一年的经历和感受,现在我完全尊重当年的历史旧貌,没有做任何文字上的修改润饰。书友哂之可也。

……………………

(一)小引

我自1997年5月28日决心复读以来,一直未写日记之类的文字。嗣后,又从正反两面的学习教训中,总结出了一个指导了我一年学习实践的“读不写理论”,并且在这一年里贯彻始终,因此这一年来,我简直与笔墨绝缘了。

但是,如今已经是1998年7月份了,作为高考已结束的闲暇时段,我很应该对过去的经历作一回顾,以便总结历史,启示未来。

尽管我一直认为,写一些无聊的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实在是浪费宝贵的读书时间;但是,一些宛如乱麻的往事、情感,却更缠绕在心头,使我十几天以来,几乎每天都要拿出近两个小时,去回忆一年来与心上人——燕凤的一幕幕交往的情节。

我痛感每天浪费那么多光阴去回忆,太有碍于静心读书了,因此为了清理一下思绪,也很有必要总结一下往事,清算一下“孽债”了。

……………………

可以说,在这篇文章里记载的东西,完全是袒露自己的心迹与真情实感,全无一丝文过饰非、矫揉造作。既然我很明确,目的仅仅是使自己清醒一下,那也就毫无必要追求华丽辞藻了。即使自认为一些重要的体会,我也是如实地、直白地记录下来,以待将来翻阅整理罢了。

总之,在这篇文章里记录的东西,虽然很接近于所谓的“自传”,但我全无让人知道我的“事迹”的传世目的。

毕竟,而今我已经是21周岁的成年人了!也应该全面衡量一下自己的品格、学识、地位、前途了。无论如何,只要不是大言不惭、志大才疏的人,那么这个年龄的人,确实应该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了。

因为我忙于读书,不想抽太多时间写这篇小文,所以这里就信笔所之,随想随写,字迹不免有些潦草,恐怕以后翻阅的时候,还要用点心,费些工夫呢!

……………………

(二)我的简历

现在以对我较有影响的事件为界,将我迄今21年的个人生命史,作一个大致的分期:

(1)1977年3月7日——1989年7月

我的父母均生于1950年,都是河东省无州县口镇人。他俩是由媒人撮合,于1975年底结婚的。我母亲于1976年农历6月怀胎得我。此时十年文*革已近尾声,大人物们相继纷纷辞世,到了十月,文*革即宣告结束。我于1977年3月7日出生后不久,邓公即复出从政了。

也就是说,我的生命史可以这样与中国历史相对应:我的人生最初阶段,恰恰是邓公秉政时期,是中国从动乱中全面恢复,开始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此阶段,我觉得自己已经“非同凡响”了。

在我出生之后两年,我父母又生了一个儿子,很可惜我这个弟弟活了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还只是提倡,没有严格实行,但我父亲在我弟弟出生后,就响应政*府号召做了绝育手术,所以我就变成了独生子,在我们堂兄弟十一人之中,我是唯一的独生子,其他人都是有兄弟姊妹的。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独生子,我备受亲人们的宠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因此我的性格养成,不免也受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可以说,我自幼好逸恶劳,至今几乎不知家务劳动为何物,一切家务活儿都是父母干的,我从不伸手,他们也没有对我提出过任何要求,只是供我读书上学。所以我虽然是个贫穷的农家子弟,可是这么多年来,我在田地里的农活,几乎啥也不会干。

……………………

下面我把这12年历史分成四个阶段,简单说一说。

1—4岁,我家与伯父家尚未分家,住在位于村子中部的老家东北角的小屋里。

5岁,始迁到现在的住宅。此住宅为土坯房,位于村子东北角。自从我们入住之后,一直未加修缮,如今十六年过去,已经破烂不堪。这也是我不敢邀请燕凤来我家玩的原因之一。

6—7岁,上幼儿园,彼时尚称之为“育红班”呢!我表现得不错,颇得幼师的喜爱,人们多赞誉我的聪明伶俐。此当为我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萌芽。

7—12岁,上小学。在一年级时,我的成绩还只算中等,在20来个学生中,期末考试在七八名左右。但从二年级起,我的成绩就名列前茅,一直都是班里前三名了。

马松、董玲、许波等老师都很器重我,我从二年级起,就当了班长,兼任体育委员。据说,我的那些老师们,在我毕业之后多年,还经常对后来的学子,赞颂我的才华和用功呢!

印象较深的小学同学有郭强、郭亮、马华、马波等人。

这个阶段,我已经暗暗自诩“不同常人”了,建立了很强的自信心。并且从三年级起,我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强烈兴趣,甚至已经隐隐地树立了长大当作


状态提示:62、复读杂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