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千里寻人
一九四二年的春节,
吴大雄全家是在新买的大宅院度过的。
吕文慧,陈芝负责里里外外的张罗。
陈芝带着康复的汪紫薇到处逛,胡吃海塞。
美其名曰,补身体。
祭祖的祭祖,拜年的拜年。好不热闹。
可惜清梅依旧没有回来。
吴大雄穿越而来才知道,原来同样是民国人,
拜年的规矩可有着很大区别。
从正月初一到初五,
穿着长袍马褂在街上打躬作揖的几乎全是男人,
到了初五以后,才能见到女人去七姑八姨家串门拜年。
传统的拜年方式是作揖和磕头,平辈之间作揖,
晚辈给长辈拜年,当然长辈也得给晚辈压岁钱。
新式的拜年方式是发名片。
列一清单,交给仆人,
让仆人照着清单的地址挨家挨户去送。
当地管这种拜年方式叫做"飞片"。
不过也不是随便拿一张名片就能拜年,
需要"挂红",象征着红红火火又一年。
名片上最好再带上"口彩",
"恭贺新禧""恭喜发财"这样的祝福语自然是少不了的。
有点儿像现代人用手机发拜年短信,简便,快捷。
这日,吴大雄刚刚从老丈人那吃过饭回来。
就听陈义说有人来访。
让吴大雄没想到的是,
这个人竟然是陆夫人。
陆夫人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却绝非吴大雄所想的那样。
"这次我来找吴先生帮忙的,为了一本书,一个人。"
"一本书,一个人?"
陆夫人从包裹里取出一本线装古籍。
书的封面已发黄,看样子年代很久远了。
就听陆夫人说道:
"这本手抄本《正骨要术》,是清末民间中医陆士逵花一生心血所著。
我丈夫一直视为珍宝。"
"那,陆夫人所说的一个人……?"
"吴先生有所不知,我尚有一女儿在人世。
"哦,上次倒未听夫人讲过。"
上次瞒着您,是我的不对,请你谅解。"
"没事没事的,陆夫人的心情我很能理解。"
"一个人自然是小女陆贞芸,今年应该十九岁了,可惜天各一方,
我这个做母亲的竟未能给她过一次生日。"
唉!陆夫人叹了口气,接着又道:
年前她稍信来说,她很好,现在八路军那当医生。
叫我不必挂念,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如何放下心来,
想来想去,便想到吴先生你。
"这本书是伤科秘笈,救死扶伤正用得上,
前些日我整理先夫遗物时无意中发现的,"
所以这才冒昧相托吴先生,看能否找到陆贞芸,交给她。"
"哦?陆夫人如何敢笃定我就不是坏人呢?"
"吴先生说笑了,我随我丈夫行医多年,可谓阅人无数。
吴先生能把吴四宝的财宝专程送过来,自是大仁大义。如何还能不信你。
吴大雄暗道一声惭愧,看来是自已多虑了。
自古从医者多侠义,陆夫人正是这样的人。
一提到吴四宝,陆夫人又叹了口气。
说道:"医者父母心,
只知救人不问世事。
陆贞芸的爹爹一生行医,活人无数。
有一次他在苏州救了一个浑身是伤的男人。
这个人就是后来臭名远播的76号大汉奸吴四宝。
他爹一直为这个事耿耿于怀。
谁知一年后,一个汉奸特务不知怎么的知道我丈夫有《正骨要术》这本书。
便来索要想献给日本人邀功,强抢不成又将我丈夫打成重伤,
陆贞芸她爹爹一气之下咳血而终。
而事后得知那个汉奸特务却是吴四宝的手下。
吴四宝于此事并不知情,还派人杀了那个狗特务。但一切都难以挽回了。
陆贞芸这孩子心里上受到严重打击,生了向日本人复仇的念头,
投奔八路军,我怎么拦都拦不住,便由她去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拒收您所赠财宝的原因。
她爹如果还活着,我想也是一样的。"
"没想到这中间竟是如此曲折。"吴大雄感慨道。
"我与丈夫膝下无子,仅此一女。
别看陆贞芸年纪轻轻的,她已是我陆氏伤科第七代传人。
说起陆氏伤科,想必很多老宁波人都听说过。
早在明末清初的1658年,精通武术和中医经典的陆士逵。
在百丈街创立"陆氏伤科",
被誉为"浙东第一伤科",至今已绵延三百余年。
"哦,原来陆姑娘这么厉害的。"吴大雄言道。
"为了更好地传承陆氏伤科的技术并使其发扬光大。
陆贞芸很小的时候就学习陆氏小夹板技术。吃了不少苦。
"陆氏小夹板"正骨技术,又称杉树皮夹板,
取杉树的二层树皮,作为固定骨折部位的工具,
是陆氏伤科传承下来的特色之一。
"因为杉树不仅取材方便,而且质轻、透气、价廉、制作简单,
可根据骨折部位进行个体化制作。是陆家不传之秘。
也要陆氏伤科的精髓。"陆夫人介绍说。
"随军医生,照陆夫人所说,令嫒的医术又得到了陆老先生的真传,
我若猜得不错的话,陆姑娘很可能就在八路军总部做事。
当时的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