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天阙泪>第19回居庸风云上

崇祯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见唐通为胞弟请官,心中不喜,向张缙彦看了一眼,问:“到兵部述职是怎么回事?”

张缙彦连忙启奏,把固关经历丁北宁袭杀了闯部副都统,兵部闻听唐指挥使防御有方,把其招来询问详情,想号召其他卫所学习其枕戈待旦的精神。其尚在京师,未回防地之事说了出来。

崇祯心中思忖,唐通和张缙彦不可能事前沟通过,其也不知道朕要找他们询问这事,看来此事不假。当下龙心大悦,说:“唐爱卿果然是一门忠烈,不但贤昆仲忠心报国,连手下小小军官也忠贞英勇。令弟不避斧戎,主动参战,着实令朕欣慰。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来,即刻擢升唐过为蓟州镇副总兵。京师解围之后,再行升赏。”

唐通大喜,立刻代替唐过谢恩。

崇祯帝今天表现出少有的兴奋,立刻对王承恩吩咐道:“来呀,传朕旨意,赏诸爱卿御宴一桌,偏殿享用去吧。”

王承恩在躬身后退的瞬间,说:“奴才就去司膳监传旨。”他特意把司膳监三个字说得特别重。

崇祯帝心里一动,道:“且慢,传原司膳监大太监、新任蓟州镇兵马总监军杜之秩来与唐军门见面。”见殿中几位臣子面露不解之色,便说,“原司膳监大太监杜之秩,夙夜在公,办事勤勉,朕升任其为蓟州镇兵马总监军,协助唐爱卿共同防守居庸关。杜爱卿对六部熟稔,今后粮饷之事再也不劳唐爱卿操持,专心作战就好。你们见个面。”

今天见驾,唐通心中还算满意,虽说给的银子不多,可是,封了弟弟一个副总兵,也算凑合。而且,当着户部兵部尚书敲定了赏银,谅其不敢拖延。正在感激之际,突然听到皇帝佬儿要派一个做饭的奴才来给自己当监军,登时就腻歪起来,恨不得扭头就走。可是,崇祯又说让与其见面,心里比吃了个苍蝇都恶心。

随着一阵饭菜诱人的香味儿,十几个宦官端着饭菜从殿外走过,去了西廊坊。一个大冬瓜似地家伙随后跟过来,用公鸡嗓说:“奴才杜之秩见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杜爱卿,那边就是唐军门,你们用餐说话去吧。”

“谢主隆恩!”倪元璐、张缙彦、唐通、杜之秩一齐谢恩。

几个人来到西廊坊,早有小太监摆好了酒宴,在一旁伺候。几个人谦让了一番,年纪最长的倪尚书坐了主座,张尚书坐了上首,唐通下位,给杜之秩留了个最下边的位置。

杜之秩刚刚升任监军,自认为是个皇王钦差,人们该争相巴结着,没成想根本没有人鸟他那一壶。他忿然在桌子边儿坐下,冲一旁的小太监发火:“没看见大人都坐好了吗?不赶紧斟酒布菜,有一点儿眼力劲吗?”

小太监不敢言语,连忙过来伺候。

坐在上位的倪尚书双手抱拳向上做了一揖,说:“承蒙皇上赐宴,张大人,咱们有点儿眼力劲儿,抓紧吃饭走人。人家唐军门和杜监军之间肯定有事情要说,咱们就别在这里碍事了。”

张缙彦点点头:“倪兄说的是,咱们抓紧吃饭走人。”

两个人见唐通脸色不好,知道其心里憋着一肚子火,怕其当众发作时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于是,匆忙吃了几口,告辞离去。

杜之秩两眼一抹黑,见唐通没有交谈的意思,只得主动发问:“唐军门,我们的部队现在什么地方?”

“城北。”

“皇上让我们防守居庸关,大部队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明天。”

“咱们镇的队伍上有监军行辕和钦差卫队吗?”

“没有。”

“本监军要求你为我配备至少三百人的卫队和办事官佐。”

“太多。”

杜之秩有些火了,提高了声音问:“你准备配给我多少人?”

“十个。”

杜之秩再也坐不住了,用手剜着唐通,说:“你这是蔑视朝廷,无视钦差,我要向皇上参奏你拥兵自重......”

唐通喝了杯酒吐掉,把杯子朝桌子上一扔,扬长而去。

杜之秩用手指着唐通的背影,气得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三月十三日,唐通兵发居庸关。到达之后,当即派出便衣哨探,探听宣府一带的动静。次日,则与唐过带了千总以上的官佐去看地形。

居庸关之名始于秦代,当时秦始皇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徒居于此,取“徒居庸徒”之意,命名为居庸关。此后,历代王朝都对此关进行过修缮,最后一次在本朝初期。明太祖派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督建。城垣东达翠屏山山脊,西至金柜山山巅,巨石为基上用青砖,以糯米汤和石灰砌墙,历百年不碱。城墙高大宽厚巍峨,墙上箭垛、敌楼、烽火台魏然耸立,气势磅礴,险峻天成。雄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三十五六里的关沟,北名居庸关,南名南口。出了南口,居高临下可以直扑京师。无怪乎人称此地是京师最后一道屏障。几千年来,该处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唐通统军到来之前,此地只有一个千总带领数百名老弱残兵把守。据该千总说,原来有个游击在此,后丁忧回原籍就没有了信息。唐通命那个千总领了那些老弱残兵去把守南口,留了三千军兵守城,自己和弟弟唐过率主力出城,成犄角之势安营扎寨。

当天傍晚,探马来报,李自成大队人马已经离开宣府,其前锋郝摇旗部已经占领八达岭


状态提示:第19回居庸风云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