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天阙泪>第23回三桂其人上

左都御史李邦华是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江西吉水人,为人耿直,参奏犯官不留情面。崇祯帝有意留其在朝压制一下贪官,所以多次告老还乡不准。闻听居庸关失守,当天下午就击鼓撞钟,敦促万岁升殿。

明太祖留有圣训,遇有紧急事情,纵然不是升殿之日,文武大臣也可以击鼓撞钟,催促皇上和文武朝臣升殿议事。

听得钟鼓齐鸣,文武朝臣匆忙赶来,见万岁早已临朝。

不待崇祯帝询问,李邦华便报告了居庸关失守的消息。接着参奏兵部信息不灵,隐瞒不报。又参奏杜之秩辜负皇恩,前方将士正在拼杀,他开关揖盗,自毁长城。

这一次,崇祯帝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杜之秩之失赖不到别人,是自己亲自点的将。只说让他去过一把监军的瘾,制约一下唐通。谁知道这东西如此不争气,唐过唐通两战皆胜,以折损几百人的代价,杀伤李贼五六千人。在这么大好形势下,你献的哪门子城嘛?

他望向兵部尚书张缙彦,希望他出来支吾几句,把老爷子对付下去。谁知道这老倌耷拉着眼皮,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缙彦心中也在嘀咕,奶奶的,幸亏这次是你皇帝佬自己定的,弄监军也弄个七七八八懂个三招两式的,弄个做饭的上去,得,前后四天功夫,卖掉了京城最后一道屏障。看着吧,马上就要兵临城下。

崇祯皱起了眉头:“兵部,现在还有什么补救办法?”

张缙彦出班跪倒:“臣启万岁,现在能动用的兵马,唯有三大营。”

“张爱卿,三大营现有多少兵力?战力如何?”

张缙彦心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早他妈正月十五贴门神——晚半月了。平时不让兵部过问,现在倒来问我。”他说:“好叫万岁得知,三大营粮饷归户部,隶属五军都督府。”

一招太极,推得干干净净。

你还别说,这一下真把皇帝噎的无话可说。他脸一沉:“传襄城伯李国帧觐见。”

王承恩未瞅见人影,连忙朝殿外喊道:“传襄城伯李国帧觐见。”

殿外一层层传下去,最后黄门官骑马飞快地向李府奔去。

此刻,李国帧正忙得不可开交。他得到居庸关已破的消息,自知京师难保,连忙把平素搜刮来的银子在后花园埋起来,又在上面移栽了几棵花,浇了些水,正嘱咐夫人注意保密,小黄门就闯了进来,传皇上口喻,让其立刻进宫见驾。

等到匆匆忙忙见驾之后,崇祯劈头就问:“李都督,三大营现有多少兵将?”

“臣启万岁,按编制应该有一十七万人马。”

崇祯气得怔了一下,说:“这么说实有人数远低于编制了?”

“万岁圣明,有些缺额。不过尚不算很多。”哪敢说实话呦。

“那就好,敌兵突破居庸关,很快就会兵临城下,朕希望你能学习前朝于少保,力挽狂澜。现在,你马上协调三大营出城扎营作战。”

“臣启万岁,将士们已经五个多月没有关饷,请先发放一些军饷,然后再说开拔的事宜。”

崇祯的嗓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一拍御案:“什么?京城卫戍部队欠饷将近半年?此事,为什么不奏报?”

李国帧忙说:“臣启万岁,早在年前,臣就三番五次奏报首辅陈演陈大人,说军兵过年没有一文钱。首辅让等一等,一直拖到现在。说实话,有的部队连每天一顿饭都吃不饱了。”

皇上的脸色白了红,红了黑,怒冲冲地看向魏藻德:“你怎么说?”

魏藻德出班跪倒:“微臣上任不足一月,陈大人没有交接此事。”

又是一个炉火纯青的太极高手。

崇祯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泄,望向户部倪元璐:中一共有多少现银?”

“臣启万岁,上次开销了蓟州军兵以后,余银4100两,奉旨向民间募银3100两。眼下,共有白银7200两。”

崇祯连连冷笑:“好哇,我堂堂天朝,煌煌大明,仓库中竟然只有七千两银子,真丢人!传我旨意,一两不剩,全部发给三大营!”

“末将代全体军兵谢主隆恩。”李国帧连忙叩头谢恩。

崇祯一回首,看了一眼王承恩,说:“朕命令襄城伯李爱卿为京城防御总指挥,命令王承恩为京城防御总监军。遇有玩忽职守退缩不前者,自王公以下准二爱卿先斩后奏。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众皆摇头无语。

崇祯叹了口气,一拍御案:“朕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说罢,一抖袍袖退向后殿,留下了一脸惊愕的群臣。

三月十三日,当唐通唐过正率领蓟镇兵马开向居庸关的时候,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正对着一班婆婆妈妈哭哭啼啼的老百姓发威风。

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1612年出生于辽宁绥中。大哥名叫吴三凤,二哥夭亡,吴三桂自幼聪明顽皮,他的成长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环境。

兵家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行军打仗时,有许多商人随同部队行动,供应粮草及生活用品。过去还有个情况,部队的军官士兵常年戍边,多把眷属带在身边。所以,部队一行动,后面跟着一大帮眷属,人数比前面的兵马还要多得多。一支部队,就是一座流动的城市,也就有了流动的商人。因为要经常流动,所以,有的小孩子一出生就在马背上坐骑玩耍,骑术练得无比娴熟。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属于这类行


状态提示:第23回三桂其人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