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以为,应当集结淮军、毅军、盛军、奉军各部精锐,前往朝鲜作战。”
翁同龢:“李中堂手里的淮军,每年可是用了我大清过一半的陆军军费,朝鲜战事一开,让李中堂手里的淮军前去应对,不就绰绰有余了吗?何至于动用数省之军队?”
李鸿章:“翁师傅又暴露自己的见识水平了。将士们又不是个个都是大罗神仙,能够脚踩风火轮,身乘筋斗云,一下子就能天降朝鲜的。
前线军情紧急,眼下,应当调用能及时到达战场的军队,迅速投入到战争当中,不然,等到后方军队到达,前线就已经失守了。
另外,淮军大部分驻扎在旅顺、大沽口、威海卫等战略要地,还有数千里的海岸线要协防。日本的舰队是重点盯防对象,要是把淮军都调去了,谁来看守海防?”
李鸿章这一顿话怼得翁同龢哑口无言。
光绪:“行吧,就依你说的办,朝鲜战场的总指挥,总得定个人吧?我看,叶志超就不错。”光绪说完,还将目光调转向了载洸,只见他一脸漠然,神情肃穆地跪在那里,始终默不作声。
光绪:“载洸,你有何看法?”
“回皇上,叶志超已经年过花甲,且久疏战场,臣恐其不负当年之勇,难堪大任。”
“那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举荐的吗?”
“臣愿往。”载洸说着,眼睛却充斥着空洞麻木,没有一点期待的感觉。
翁同龢:“皇上,贝勒虽创设新军,然未经一战,尚无任何作战经验。如果让贝勒前去,臣恐难以服众,军心不稳。贝勒还是量力而行为妙,切勿逞一时之能,而坏了大局。”
荣禄:“贝勒还担着筹备万寿庆典的重任,此时若是抽身,恐一时无人能胜任。皇太后对贝勒寄予厚望,贝勒还是顾全大局,专注其职的好。”
光绪:“说得是,统兵作战,毕竟不是儿戏,还是要慎重,你就安心地待在京城里,将皇太后她老人家交代给你的重任,好好完成吧。”
载洸轻轻地吐出一个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