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载洸正在蟠龙谷跟着士兵一起训练,这成了他闲暇时唯一的娱乐项目。对于他这种尚武的人而言,处理完繁忙的公务之后,能够来这边活络下筋骨,简直是一种莫大的恩赐。
他骑着白马快速地在校场上奔跑着,举起步枪,连续打了七枪,枪枪命中靶心。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既要把握方向的精准度,还要把握自身在马背上的平衡度、
在这种情况下,单单是要把持持枪的标准动作就已经很困难了,但是载洸却能百步穿杨,射击稳定性和精准度都令人叹为观止。
在现代世界生存时的特种兵经验,给了载洸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载洸长期混迹在校场,跟着士兵一起勤苦训练,也让自己的身体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的战争条件。
将帅尚且如此刻苦,底下的士兵自然也备受鼓舞,尽管在蟠龙谷隐迹多年,可他们从未懈怠,勤加操练,整军备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抵抗侵略,保家卫国,这也是载洸一直给他们灌输的理想。
载洸骑着马,威风凛凛地从将士面前缓缓经过。底下的士兵振臂高呼:必胜!必胜!必胜!
看着他们斗志昂扬,精神焕发的模样,载洸从心里感受到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经过几年的训练,蟠龙谷里的将士已经从百里挑一的潜力士兵,成长为一支疾风迅雷、锐不可当的神勇骑兵。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载洸科学的训练模式、以及将士们数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
这些年,载洸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着这批将士慢慢成长为这个星球上顶尖的骑兵。
自从步行射击、砍杀等练习有所收效后,载洸就命令这些龙骑兵的将士,以个人为单位学习骑乘相关动作。
当然,刚开始的这一部分训练也不会直接上马进行,需要让那些尚未接触过骑术的士兵学习如何给马装上马勒、马鞍和其他各类马具。
当士兵都掌握了基本的上马技巧后,载洸又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他让坐在马鞍上的骑手不许触碰缰绳,还要将双手交叉在胸前,单纯凭借下身使力稳坐于马上。
勤加训练之后,士兵在心理、技巧层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渐渐掌握了在双手不握缰绳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身子的稳定跟平衡,也就初步具备了骑射、骑砍的素质基础。
此后,将士们又逐步学习如何以单手、双手操纵缰绳,以缰绳控制马匹;如何使用马刺;又如何在不手握缰绳的情况下,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脚步、臀部、大腿等一些细微的调整动作,向马匹准确地传达指令,来达到控制马匹的速度和方向的目的,渐渐进入人马合一的境界。
此外,还要将会将士们如何在缺乏马勒、马鞍、马镫的状况下快速上下马;如何在马上使用冷兵器乃至装填、拆卸、组合枪支,这些能让将士们在实战中快速进入作战状态。
在骑兵战争史上,经常能看到骑兵在号声的指挥下,重整队伍的记载。在实战中,骑兵的快速反应、队伍队形事关重要,谁能最先重组好队形,谁就能在战争中获得主动权。
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心照不宣的默契,骑兵就如同一盘散沙般,也就失去了机动性和冲击力的优势,顶多是走得比较快的活靶子。
在单人马术逐步成熟后,载洸开始以四人一队的初步队形进行战斗练习,让骑兵最终学会以密集队形展开机动和战斗,并进行冲击、侦察、袭扰、追击、掩护等多项军事演习。
载洸下马,走上了检阅台,对着旁边的一位将领说:开始吧。
那名将领朝下大喊一句:众将士听令!
有!
作战演练开始!
一时间,台下旌旗颤动,几百匹战马如溃堤的洪水般奔涌了出来,用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冲杀着,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真阵阵黄沙席卷了整个盘龙谷。
这支部队是载洸亲手培育出来的,载洸把他们当成自个的亲兄弟一样看待。他满意地看着眼前这支八百人的骑兵部队,即便人数不是很多,可每一个人都是从烈火中萃取出来的铁血战士。
载洸意识到,只要运用得当,这支骑兵必定能在即将到来的东亚战场上,重现拿破仑时代骑兵的辉煌。
这支部队是载洸手上握着的王牌,即便日本此时的情报系统再发达,也难以发现这支部队的存在,也就没办法在这段时间做出相应的准备。
但是载洸手头上可用的筹码并不多。八旗早已没落,军备废弛、纪律涣散,在未来的对外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肯定有限。
当今的步兵统领衙门、神机营、火器营、锐健营等稍微具备点实战能力的中央军,也大多在慈禧的控制之下
载洸目前还拿不到兵权。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血缘关系,载洸毕竟是光绪的胞弟,为了更好地控制光绪,防止有一天光绪掌握实权后跟慈禧对着干,慈禧自然不会轻易地将兵权交到载洸手中。
况且这些中央军久疏战阵,纪律涣散,训练废弛,将领也大多是纸上谈兵,无作战之勇。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载洸一直不愿意将这支部队的存在公之于众,就是害怕哪天,这支精心培育的骑兵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复杂的政治环境,大大制约了载洸的行动力,他心里拿捏着日子,此刻,离甲午年,只剩下两年时间了,而整个大清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同光中兴的美好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