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夜提刑>第212章如意阁

如意阁是一幢三层的雕花木楼,立在平鬼街口,是雨后村唯一有牌面的店铺。

说起雨后村,虽然是龙门山里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但所处的龙门山却是颇有名气,只不过,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龙门山地处青铜王朝江南东路下辖宁国府西南,与号称天下第一烟花地的金陵府和天下第一繁华地的钱塘府在地理上呈三角之势。

虽然毗邻金陵钱塘二府,但比起两者,就如同萤火比日月一般,究其原因,是因为龙门山被认为是一座不祥之地。

要说龙门山本也是天下名山之一,虽然比不得五岳之盛名,更比不得当今太一道本宗龙虎山之显赫,但也地处江南要道,又依江临水,山如龙门,因而得名,按说也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富贵养人之乡。

不过,百年前曾有几方大军在这里混战,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体截江断流,填谷为地,江水数月不曾退红,方圆百里都成了鬼魂寄宿之所,人烟绝迹之地。

一晃多少年过去,就到今日,在龙门山上,随便拿锄头锄地,不到三尺,必能挖出尸骨,山上到处是无碑无名的乱葬岗,因而龙门山虽然毗金邻钱,但却黯淡无光,甚至在民间还有个不祥的名号,叫做乱葬山。

宁国府历任知府个个都想把龙门山踢出宁国府的治下,但周围的州府县道拼了命地都不愿意接收,几个加起来好几百岁的老头儿几次差点在户部大堂上挽袖子,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因为实在踢不出去,历任宁国知府也就懒得再搭理这茬儿,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就当自己治下没这鬼地方就行了。

龙门山因此也渐渐成了三不管地带,不过这里除了有个不祥的名号外,基本上倒也安静平和,就连盗贼草寇都宁愿绕道走,也不想来这鬼地方发利市,因为,穷,更因为,不吉利。

而雨后村,就坐落在龙门山中。

雨后村很久以前叫雨后集,因为早年时,龙门山下有驰道,又靠大江,本是周围各地买卖交易的集市,南来北往,水陆码头的客商也多在这里落脚,按说也算是一个大镇店。

但随着龙门山不祥之地的名号越传越大,本地人人不断外出迁走,罕有外人来此定居,因而人口逐渐凋零,当初车行船泊的驰道和码头也荒废日久,如今雨后村只剩下不过几十户人家,比起金陵或者钱塘府下辖的那些小村落都远远不如。

更何况本就不招宁国府衙门待见,自从某一任知府上任后发的第一道府台令,将雨后集改成了雨后村,而后就抛之脑后,自此,就当作天下没有了这个地方。

虽然雨后村没落了,但村里,依稀还能看到当年繁华过的痕迹,最明显的,就是村子正中的这条平鬼街。

平鬼街是一条宽约三丈,长约三里的青石路,两边过去都是商号店铺。

当初,这条青石路修的十分平整规矩,因而起名平规街,但由于雨后村没落,平规街也不免萧条下来,再加上龙门山上处处是乱葬岗,不时流传出各种孤魂野鬼的传说,因此村里人渐渐就把这条街叫做平鬼街了,其中自然有平息冤魂之寓意。

平日里平鬼街上就萧条无比,白日里整条街也就三两家店铺开张,而到了晚上,除了东街口的如意阁开门迎客外,再往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鬼街。

如意阁用官话说是一家勾栏瓦舍,用当地人的话说呢,就是一家窑子,只因是官办的,又称为官园子。

按说,以如今雨后村的条件,是根本没有官办园子的资格,但因为当初雨后集也曾繁华过,青铜王朝开国时,就官办了这家如意阁,只是后来雨后村都被遗忘了,因此连着如意阁也被忘掉了。

既然当官的老爷不问,下面人自然也懒得提,省的触老爷的霉头,反正也从如意阁那里收不上来钱,那就爱咋咋地。

因此,如意阁虽然也算是百年老字号,但里面窑姐儿的质量,自然可想而知,用徐大少的话来说,个个都是天上少有,地下难寻的奇形怪状之物。

想想也正常,一般官园子里的窑姐儿大都是获罪的女犯或者犯人家里的女眷,因此对如意阁来说,别说那些因罪发配的官宦家的闺秀,就是普通百姓家,有个人模样的,或者家里有几个钱和有门路的,谁愿意来雨后村当窑姐儿呢?

因此如意阁里的窑姐儿,都是宁国府各地挑剩下的,实在没地方要了,只能发配到这里,可谓数量也不多,质量更是惨不忍睹。

所以,如意阁虽有个漂亮名字,但生意却极为惨淡,加上雨后村本就偏远没落,连村里单身没媳妇儿,憋的受不了的登徒子破落户都不乐意来,更别说做大生意了。

好些个窑姐儿来了多年,基本上都没接过客,好在吃穿有官府每年微薄的补贴,因而这些窑姐儿们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但是,自从十方来了雨后村,就成了如意阁里的常客。

因为前些年死了一个,如今如意阁里只剩下四个窑姐儿,十方和徐大少便根据其外貌特征,起了四个颇为形象的外号,分别是炼丹炉,韦大脚,长短腿和马大脸。

炼丹炉姓鲁,其人长的是头小肩宽脖子短,但却有着一对奇大无比的胸脯,不过屁股却又小又瘪,腿也出奇的短,活像道士炼丹时用的炼丹炉。

韦大脚自然是因为脚生的极大,别说一半闺房里的绣鞋,就是平日男子穿的粗布大鞋,都难套进她的脚上。


状态提示:第212章如意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