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寿宁侯>第142章是非功过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弘治皇帝问道:“马文升何在?”

马文升赶忙回应:“臣在?”

弘治皇帝问道:“朕记得兵部去年有一份奏报,说有一伙倭寇攻入南京城,是不是这个东野一郎?”

马文升摸着额头说道:“好像就是这个名字。”

一年前,有一股倭寇,大约百多人,自苏州一带登陆,一路烧杀抢掠,被官兵围住堵截,居然掉头向西,直奔南京城。

南京城的守备自然不是吃素的,出动各路兵马四处围剿,可没想到这些倭寇竟然杀散了数路官军,最后硬生生跑掉了!

更可气的是,当时南京城的守卫只知道来了一波倭寇,连人家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大约在半年后,宁波水师抓到几个流寇,严刑逼供之下,招出了曾经流窜到南京城的事,那时候才知道,当时领头的是东野一郎。

弘治皇帝对这个名字记忆犹深,因为有人传闻,这伙人从南京城继续向西,若不是忌惮孝陵卫,可能就杀到凤阳了。

若是真的让人跑到凤阳去,惊扰了老朱同志的祖坟,那可真的是万死莫辞了。

“寿宁侯,你方才所说,可属实?”

张鹤龄回道:“当晚一战,福州城人尽皆知,况且倭寇的首级和俘虏已经在路上了,这些可做不得假。”

马文升突然问道:“请问寿宁侯,我军出动多少兵马,伤亡几何?”

张鹤龄回道:“福州卫一千两百名将士全数参战,伤亡不足百人。”

马文升大惊失色,问道:“寿宁侯是说,一千对一千,我军大胜倭寇?”

张鹤龄点点头,说道:“正是。”

在场的所有人直勾勾的盯着张鹤龄,所有人脸上都写着“不信”二字。

那东野一郎是何等可怕的人啊,守备南京的魏国公、南京兵部尚书等的奏报中,无一不是将其视为鬼神一般,虽然这其中肯定有浮夸,可这样的巨寇,断不会是无能之辈。

倭寇生性残暴,传言曾有数百倭寇追着数千的明军砍杀,虽然说出来很丢人,但是,这是事实。

若是以万对千,一场大胜还说得过去,可你张鹤龄也带了千人,以千对千,就把人灭了?

但是,人家信誓旦旦,而且有首级和俘虏正在路上,谅你寿宁侯胆大包天,也不敢跟皇上开这个玩笑吧?

马文升纠结再三,忍不住问道:“当时的战斗是如何进行,寿宁侯可否详细告知?”

张鹤龄说道:“倭寇善战,靠的是一股狠劲,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倭寇就是依靠一鼓作气。此时,你若是示弱,便彻底败了,所以,第一轮的冲锋一定顶住。”

马文升忍不住点头,道理说的不错,可是真的到了战场,你敢保证能顶得住倭寇的冲锋吗?

“寿宁侯是如何顶住的攻击?”

“简单,几十枚霹雳弹射过去,倭寇前阵被炸的七零八落,后阵自己就乱了阵脚,此时我军一鼓作气,冲杀过去,然后就结束了。”

马文升问道:“霹雳弹,可是兵部王恭厂最新研制的那种火药筒子?”

“对啊。”

“竟然有此等威力?”

“那是自然。”

马文升激动不已,如此说来,福州卫大胜倭寇,其中竟还有兵部的功劳!

弘治皇帝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笑意,说道:“此大功一件,朕定lùn_gōng行赏,福州卫的指挥使是谁?”

“回陛下,福州卫原指挥使夏侯德已经被臣砍了,暂代指挥使的是原来的一名百户官,叫俞元赞。”

一提到这茬,弘治皇帝脸色又沉了下来,问道:“指挥使之下,还有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为何任命一名百户官?”

张鹤龄无奈地回道:“原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都被臣砍了。”

弘治皇帝的脸色阴沉的可怕,都快能滴出水来。

堂下百官也不敢说话,空气出奇地安静。

过了好一阵,弘治皇帝才开口说道:“众爱卿,张鹤龄出使福州一事,该如何处理?”

众官员纷纷低着头,开玩笑,人家一挥手就砍了三十七名当朝大臣,谁敢吱声?

内阁三位大学士站在最前列,此时躲是躲不过了,徐溥说道:“寿宁侯此番南巡,虽说有僭越之举,但是人证物证俱在,并没有冤假错案,再加上大败倭寇,臣以为,功大于过。”

刘健却不同意,说道:“寿宁侯擅自问斩多名朝廷大员,无论这些人该不该杀,都需上奏朝廷,按大明律从严处理,臣以为,寿宁侯虽然有功,但是过之更甚。”

徐溥和刘健平日里没有什么间隙,相反,徐溥非常欣赏刘健敢于直谏的性格,两人意见有分歧也只是就事论事。

此时,年纪最大的文渊阁大学士丘濬站出来说道:“陛下,以老臣来看,寿宁侯此番功过孰轻孰重很难衡量,但是寿宁侯的初衷是为国为民,匡扶正义,因此,不lùn_gōng过大小,便相抵了吧。”

丘濬已经年逾七十,最为老成稳重,张鹤龄虽然立了大功,但是也犯了大错。按理说,是功大于过的,但是他私斩福建几十名官员,这还不算,一路马不停蹄跑回京城,连夜又斩了刘吉,这一举动无疑是得罪了天下百官,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斩到自己头上了!

所以说,此事很难做出决断,若是给你奖励,百官寒心,若是处罚你吧,对你又不公平。

于是,丘濬便出来搅合一番,算你功过相抵


状态提示:第142章是非功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