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国营铁道的机车大库,或者说是静态保存中心,前面就是给市民朋友们开放的展览馆,后面就是保存中心,
“来,李兄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工程院的柳工,这也是我经过你的这一提议,让人去寻觅了一番的,柳工所负责的这辆蒸汽火车真好,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李东一听,其即便是肃然起敬,相互握手之后,柳工也是听闻李东的意思,竟然有人将这些行将就木的老玩意要再拿出来修整一番,让它们重新驰骋在这天蓝之下的大地上,让其不再被黑烟囱诟病,随着那烟圈可以一站一站驶上全新的线路,直抵终点站。
昨日的光辉,能再次闪烁的希望,让柳工很是激动不已,言语间的热情,比老哥都要热情上几分,说着他们便走过衣帽间,来到了机车库内部或者说是它们长眠静态保存的地方。
大大小小的各式机车,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停满了整个车库。静态保存的区域从出入口一直延展到哪一整层的修理区域,可谓很是壮观。
大黑皮一型蒸汽火车,也算是比较享誉全国的存在,多位先辈伟人的名字印刻在这个家族的大小首车上。
同时它也是我国首辆量产化,并成功下线运营的量产化机车,更重要的是其考虑到遗留线路的原因,轮距行驶的轨迹转承了战前的标准。也就是说它非常的符合,目前省城遗留的废铁道规制,换而言之直接入轨就能行驶。
如果能借上这辆车以及他的姐妹兄弟们组成运营编组一并下线的话,李东就可以省下不少钱,只需要修整铁轨、修缮枕木、巡线检查。也就是把铁轨换换新,并不需要对原有的铁线,在做重新的规划。
而更换一种轨制,也就是铁轨标准,那可是一件非常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只说前期的准备,那重新勘探的工作就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所以能借用前人留下的资料,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毕竟那些地形图等高度图以及坡度图等等一系列的都好好的保存在了档案馆里。
剩下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下根据机车的性能,诸如牵引力、载荷予以计算,就可以得到运营表了,之后上线、试运营,就可以整组开发正式开业了。
至于多编组、多方向这些事情,李东现在想想就觉得头疼,到时候他是准备买一支运营公司,说起来的话……
不如说是开高薪,去国铁挖人这样的形容更为合适。但是以上种种美梦,都在看到它的时候一一碎裂了。
说实话李东站在这里,真的可以说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虽然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但现在呈现在他眼前的车况,让其着实汗颜,自己真的是过于理想化了,小蔓在来之前给自己的预防针,恐怕真的扎得太浅了一点。
幡然大悟,用如遭雷劈来形容也不为过,李东现在才从一腔热血转变成接受现状。
是呀……除了那些首车,以及被赋予伟人名字的纪念型机车有价值以外,其它都可以说是拿去打铁板体现剩余价值一点不过分。
这些还在静态保存的机车,每日天价的花销,能支撑这些意义的原因也就只有历史意义了,告诉后人在几年里我们造出来了而已。
可以说它们在机库里静态保存真是幸运儿,大部分兄弟姐妹们,也就是草草地丢在了废线上,草一点点长高,铁轨一点点生锈,枕木石基在不知道哪一天消逝了,随着日晒雨淋,与这死去的线路一并腐朽忘却了。
还别说李东真的就在省城遗留线路上的前期勘探工作中,找到那么一节废弃的车厢。看着那发回的照片,已经锈迹斑斑的外壳,当年它应该也是风光过那么一回。记得父亲说过,那年他家也是在那个大采矿大备荒的年代当过矿工的吧。
想着那满载矿工,暖意浓浓的座椅,一点点驶向家的终点站……
柳工并没有像来时热情,沉默中只是让李东静静的去观赏这蒸汽机车与它的故事。
回味过来的李东退了一步,其不由地苦笑了一声。
目前国内保留有同种轨制的机车,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小家族。
它的研发下线,也是为了当年大型铁矿煤矿。大型铁矿运输却铺不起铁轨,带着用前人的思想,其便应运而生。
它的原型自然不用说,是来自于伟大导师的那些可谓是著名的系列,所以重视程度和亲儿子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