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在项羽攻下九江郡治所之后,稍微休整了几天,在这几天之中他不断的派出探子去收集九江郡内其他区域内秦军的信息,包括秦军的兵力以及兵力部署情况。
九江郡的大小也算是秦王朝所建立的郡县之中比较大的,除开项羽所占领的九江郡治所,剩余的区域之中还有不少的地方有着数量不少的秦军驻扎,如何去完全击败这些秦军是现在项羽所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之前他与龙且讨论的时候谈到想要去建立一些可以让人自由辩论场所,其实这样的场所早在两百年之前的齐恒公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当时这种地方被称之为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差不多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
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游说当权者的能手,故在宣王时受上大夫称号之稷下士多达七十六人。稷下学宫的存在,曾为当时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不过稷下学宫最后也随着齐国的灭亡而走向了灭亡。
之前项羽从龙且那儿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稷下学宫的事情,尽管对于稷下学宫的具体运行方式并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这也让项羽下定决心,要在未来时机成熟的时候建立一个甚至是很多个像稷下学宫一样的地方,能够让有各种学派、各种思想的人自由辩论,取长补短。
当然目前来说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而已,而且在这乱世之中项羽要去建立这样一个地方,其实是需要克服许多看得见或者是看不见的阻力的。
不过其实只要项羽能够下定决心去推动这件事情,以他现在在项氏集团之中的威望以及权力来说,绝大多数的阻力都是能够比较轻松的去克服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考虑得越细就越是难以下定决心去行动,因为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方案能够做到完美无缺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决断者去下定决心去做,不管结果的去做,这样反而更有可能成功。
此时的项羽尽管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去做了,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他的心中还不是太确定,按理来说从就近原则上来讲的话,他是应该在九江郡的治所里边推行这种政策的,因为其他郡县现在他还没有时间去和精力去处理那里的事情。
而且现在除了九江郡治所以外,其他地方的政务基本上还是由他的叔父项梁在进行管理的,至于这些事情可能要以后等到跟他叔父项梁商量之后再在那些地方进行推行。
随后项羽亲自来到九江郡治所的街道上去寻找一个适合开放为这种公开辩论场合的地方,项羽身边跟着他手下的将领,也有一些九江郡治所当地的人跟着,项羽一边走一边跟当地的人进行闲聊,想要以此来了解当地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
项羽发现尽管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对于六国以往的思想文化方面的东西打压得特别的厉害,但是依然还是有不少人保留了秦王朝统一之前的思想。
这说明普通的老百姓其实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更何况是那些受过一些教育的人,恐怕更是非常需要有一个地方去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
项羽来到了一家当地比较有名的茶馆之中,以前这儿经常都是人满为患的,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项羽攻城,所以导致很多人不敢到处走动。
只是他们看到项羽攻下九江郡治所之后也并没有对城中的老百姓进行屠杀以及劫掠,便逐渐没有那么害怕项羽所带来的这支军队了。
项羽之前对于军纪进行了一些改革,将其中一些过于严苛的地方去除了,同时也为士兵提供了更好的待遇,但是另外一方面则严令禁止在攻城之后对于当地的老百姓进行屠杀与劫掠。
他的这一举动可是与历史上的项羽有着挺大的不同的,尽管他其实内心深处依然隐藏着一个喜欢杀戮的野兽,但是他已经在努力的克服这一点了,至少他可以建立一些属于他自己的规则或者是军纪,一方面可以限制自己手下的士兵,另外一方面同时也是对于他自己的一种限制吧。
项羽出行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带着多少随行的护卫,毕竟以他的个人武艺,没有个几十个全副武装的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项羽也专门吩咐了周边的人尽量低调行事,因为他想要去看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真实的地方情况,所以他与随行的人都是穿着非常普通的着装,周围的人也基本上不知道他们一行人的真实身份。
恰巧的是,今天的这家茶馆之中还真就让项羽遇上了两个正在激烈辩论着的人,他们俩看起来年纪都已经不小了,其中一人的胡须都已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