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的意思是,张道濬如果活着,通匪的罪名是绝对逃不掉的,既然不能真杀了他,只能给他安排个假死。只要朝廷认为他被闯军杀了,自然也不会再追究张家在这次窦庄失守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既然张道濬已经“死”了,他自然不能再在窦庄出现,躲在马祥麟和张凤仪的军营中也很可能被人识破。
所以王瑾提出,你干脆入伙好了。
对于张家这种世代为官的家族来说,“从贼”是根本不能想象的。张道濬倒也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当流贼,无非是为了不饿死而已,对于平民百姓造反,只要不抢到他头上,他还是有一定的同情。但是读书人,尤其是他这样的士绅造反,那真是想都没有想过。在他看来,这绝对是大逆不道之事。张道濬一度想到自杀,可是始终提不起勇气,他并非是一个特别坚定的人,除了在要不要当汉奸这种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上,他没那么容易下决心消灭自己。而且此时他还没有经过原时空流放生活的磨练,就更加地软弱了,否则也不会稍一受威胁就那么老实地听闯军的摆布。
但是他没有多少思考时间,王瑾只给了他一天,明天一早闯军就要开拔,到那时,张道濬就算不跟着闯军走,也得弃家逃亡。这兵荒马乱的,他一个读书人带着几个仆人上路,说不定在哪里就送了命。
张道濬和母亲、妹妹商量,霍氏和张凤仪当然是绝不希望张道濬去当流寇的。可王瑾已经搞了这出诈死的戏码,如果张道濬再活着出现,更加说不清楚了。最终,还是霍老夫人下了定论:
“为今之计,你也只有隐姓埋名厕身其中。王贼能让人替你死,自然也能让人替你活,你的文书印章皆入贼手,你若不从,他便四处宣扬你从贼,你还是非就范不可。你的人品为娘我清楚,纵入贼营,也不会做伤天害理之事。这李自成的做派,亦与王自用、张献忠不同,说不定将来能走上正路,那时你再回家不迟。”
原时空的闯军还是有些问题的,刑杀往往超过必要的程度,尤其是对于士绅富户,杀得过多,而且用了很多酷刑。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军队,李自成够文明了,但是对于一个结束乱世,开创新朝的君王来说,他杀人杀得缺少章法。
现在在王瑾的策划下,闯军杀人之前都会先把对方的名声搞得臭不可闻,把打听到的任何一点值得抨击的地方全都大张旗鼓地公开宣扬。如果有苦主的话,还要安排苦主出来哭诉打骂。如果还有别的穿越者的话,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抄袭三百年后的某支军队,而且还抄了个四不像。
基本杜绝了对家人的波及,只在拷问窖藏时动刑,处决时不用凌迟、分尸、腰斩等非刑,直接一斩了事。更重要的是让一批人明白,闯营与他们是可以合作的,这些人包括普通贫民、富农和中小地主、小商人,以及张家这样没什么劣迹还于国有功的士绅大户。其实张家也不算完全干净,王瑾在翻他家账本时发现张道濬偷税漏税是把好手。不过这个可以忽略不计,这年头的士绅基本上就没有足额缴纳田赋的,闯营起码得十年之后才需要考虑税收的问题。
次日清朝天刚蒙蒙亮,张道濬含泪挥别了一家老小,跟随闯营踏上了西去之路。到了闯营之中,他自然不能再叫张道濬,否则迟早露馅,但他一介书生,像其他农民军首领一样起外号也不合适,于是就改了个名字,叫张之水。王瑾心说他这名字改得可够没创意的,就是把原来名字的偏旁留下了。不过倒有一个好处,接受了基本扫盲的士兵都认识他的名字,原来那个“濬”字全营没有几个人认识。
王瑾之前就把队伍中所有的读书人都集合起来单立一队,叫作文书队。总共十几个人,有两个秀才,其余都是童生。考中了举人的人,无论多穷,都能迈入士绅的行列,因为有资格做官了,有同年组成的关系网了,没有土地的,亲戚朋友们也会为了利用他的免税特权将自家土地投充名下。就算只能补个微末小官,手上也会有一点权力。虽然也有不少举人生活得很不富裕,但极少有举人活不下去。所以直到牛金星投闯之前,农民军里就从来没有举人。
何况科举也是费钱的事情,首先一个成年男人专门读书,不从事生产劳动,就足以给一个贫困家庭造成沉重打击了。要购买书籍和笔墨纸砚,要拜师访友花钱的地方很多。能考中举人的人,家中一般也不会特别穷。那些“读书改变命运”的登科穷士,通常也有亲戚、宗族的资助,并非真正一无所有的穷人。真正的赤贫者连活着都难,哪里还能读书。
不过秀才、童生还是有很多出身于中农家庭,家中并非赤贫,有些余力供孩子读书。不过这些人财力不足,连需要的书籍都未必能买全,又没有相熟的师长指点,而且为了生存经常需要参加生产劳动,大大压缩了学习时间。和大户人家的子弟相比,他们处于很大的劣势,想要中举更是千难万难。
到了崇祯年间,秀才和童生也往往生活艰难,官兵又不把一般的乡下穷秀才放在眼里,抢劫甚至杀良冒功的时候秀才也不能免。所以秀才造反的事情时有发生,有名的反王中,点灯子赵胜、闯塌天刘国能二人就是秀才出身。
但是秀才、童生受过更多的教育,忠君观念比一般人更深厚,所以下决心造反也往往更难。一旦决定造反了,就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