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118刘秀复汉

公元23年——公元27年 刘秀平河北,称帝,史称光武帝,立都洛阳,国号汉,史称东汉。赤眉军与绿林军互斗,汉军坐收渔翁之利。

王莽的新朝只存活了15年,和秦朝一样短命。比秦朝更惨的是,王莽身兼开国皇帝和亡国皇帝两职。

作为亡国皇帝在史书上通常没有什么好名声。王莽以臣篡君犯了儒家大忌。儒家“三纲”的头一条就是“君为臣纲”。他身为儒生却坏了儒家的规矩,儒家自然要拿狗血喷他。儒家越吃香,王莽的名声越臭。

再者他灭了西汉却灭于东汉,作为刘氏汉朝的乱臣贼子,他自然没有好果子吃。刘家不但灭了他的族还要对他批倒批臭。王莽被形容成一个混进革命队伍,骗取同志们信任,处心积虑篡党夺权的阴谋家。他的所作所为,包括好人好事都被冠上了个“伪”字。

其实要说起来,王莽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革命家。他的托古改制是以复古为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王莽在政治领域进行朴素的社会主义改革,希望建立儒家所向往的大同社会。

“大同”是孔子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以“天下为公”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在大同世界里,权力、财产等所有东西都是公有的。大家推举贤能的人掌握权力。贤能的人带领大家一起劳动致富。因为不存在私有的东西,所以大家能够和睦相处。

孔子认为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时期是大同的样板。后来因为礼乐崩坏,大同社会荡然无存。

所以,儒生梦寐以求的就是重建大同世界。

王莽也是如此。他试图按照周朝的模式建立大同社会,将土地以及重要产业都收归国有,恢复井田制,废除奴隶制,并且重修礼乐。但是他过于迷信复古,脱离了现实。并且他将财产公有,却不肯将权力公有。垄断权力之下也不可能产生大同世界。权力是私有的、垄断的,不可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

王莽一度被看做救世主,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

反**军黑虎掏心攻入长安,杀了王莽。新朝政权瞬间陷入瘫痪。新朝军队无心作战。

更始皇帝刘玄没费多大力气便攻克了洛阳,歼灭了新朝主力部队。他分派使者去招降各地武装,令他们统统放下武器接受新**整编。有的地方归顺了更始帝。有的地方自立为王与更始帝分庭抗礼。

山东的赤眉军归顺了更始帝。更始帝封樊崇等赤眉军将领为侯。樊崇嫌封得太小,拥兵自立。

巴蜀的公孙述不愿承认更始帝为天子,在巴蜀自立为王。更始帝派兵讨剿被公孙述依靠险峻的地势击退。

河北(黄河以北)也不肯归附。更始帝派刘秀前去招安。

河北有个算命先生叫王朗,自称汉成帝遗落民间的儿子。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大家都信以为真。河北豪强拥他为天子,与更始帝对抗。河北大部分郡国都归入王朗旗下。只有信都郡(河北衡水冀县)愿意归顺汉军。

刘秀于是进驻信都,得到四千兵马,之后以信都为基地向周边扩张势力。刘秀智勇双全,能征惯战,很快便在河北中部打下一片天,发展了数万的军队。河北北部也归附了刘秀。于是刘秀率军进攻王朗的老巢邯郸,与王朗决战。在大决战中,刘秀五战五捷,最终攻克了邯郸,杀死了王朗。燕赵之地全归刘秀所有。

刘秀是集刘邦、韩信、张良、萧何优点于一身的人。毛**说他“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他在昆阳一战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在河北又创造了以蛇吞象的奇迹。他以几座县城起家吞并了整个河北。他以几千人起家,现在已经拥兵数十万,号称百万。

更始帝对刘秀日益做大感到不安,担心刘秀不受控制,想收回他的军权。他封刘秀为王,招刘秀回去就职。刘秀推托河北还没有完全平定,拒绝离开河北。

再说更始帝打下洛阳之后随军进入关中。在长安,他拿到了传国玉玺。看着玉玺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刘玄乐不可支,认为自己就是天命所归、号令天下的天子。他正式登基坐殿,宣布恢复汉朝。他住进皇宫,“日夜饮宴**”,开始享受起帝王的幸福生活,把朝政全部交给岳父赵萌打理。

樊崇自立为王后开始跟更始帝争抢地盘。很快赤眉军和绿林军便爆发冲突。樊崇一不做二不休,率领赤眉军三十万杀向关中,跟更始帝争夺天下。

内战第二阶段——军阀混战因此爆发。

和楚汉相争相比,如果把刘玄和樊崇比做刘邦和项羽,那么刘秀就好比做了齐王的韩信。

拥有“举足轻重”实力的韩信不肯背叛刘邦,是因为刘邦待他不薄。而刘玄做人不厚道,杀了刘秀的哥哥刘演。刘秀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实力后,跟刘玄决裂,自立为帝。

当初绿林军讨论推举刘氏为帝时,一部分人支持刘縯,一部分人支持刘玄。支持刘玄的人先发制人拥立刘玄为帝。刘縯只能接受现实。

昆阳之战后,刘縯、刘秀兄弟威名震天下。刘玄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打算除去刘縯兄弟。他借口刘縯的部将抗命不遵,将其斩首。刘縯不服,跟刘玄理论。刘玄趁机将刘縯一起杀掉。

刘秀看破刘玄的意图,没有露出半点悲愤之色,相反替哥哥向刘玄谢罪。刘玄没有借口杀他,放他一马。

刘秀当时只是个中级


状态提示:118刘秀复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