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38鄢陵之战
在完成晋厉公的任务过程中夹带私货,抓了与他有仇的栾书和荀偃两位朝廷重臣。他对晋厉公说最好把这俩人也一起杀了,否则将来必定是个祸患。

晋厉公不忍心,说“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一天杀了三个卿,不忍心再多杀了。晋厉公让胥童把栾书两卿放了,任命胥童为卿。

两卿生还,直呼侥幸,认为晋厉公早晚还会杀掉他们,不如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晋厉公另立新君。于是栾书和荀偃趁晋厉公外出的机会派人刺杀了晋厉公,然后拥立晋厉公的侄子为君,是为晋悼公。

诸侯都知道是栾书和荀偃杀了晋厉公,但没人愿意替晋厉公出头。晋国百姓也知道晋厉公死于谋杀,但怨恨晋厉公不断发动战争,不断增加赋税和劳役,没人替他抱屈。晋厉公人缘太差。国内外都无意追究栾书和荀偃弑君之罪,对他们立的新君也无意抵制。

晋悼公当时只有14岁。栾书等人认为小孩容易控制。没想到这孩子聪明绝顶,反手就把栾书等人控制住了。

晋悼公第一次接见群臣就要大家起誓效忠他。他说,如果大家要我做这个国君,就要服从我的命令。不愿服从我的命令,不如现在就废黜我。拥戴我还是废黜我,我要你们现在就做出决定。群臣纷纷发誓服从命令听指挥,紧密团结在晋悼公周围。

晋悼公趁热打铁发布政令,把刺杀晋厉公的人乱刀砍死,让栾书离职回家养老,任命韩厥为中军元帅接替栾书,但同时提拔栾书的儿子为大夫,快刀斩乱麻了结弑君一案。对朝廷进行人事调整,提拔有口碑有德行的人,罢免有污点没能力的人。推行德政,救济老弱病残孤,尽量减轻百姓负担。大家惊讶晋悼公处理政事非常老练,条理清晰,根本不像一个14岁的孩子。没人敢轻视晋悼公。晋国很快稳定下来,恢复了以前的强盛。

楚共王得知晋厉公死了,以为机会来了,立即出兵北上去中原争霸。楚军攻占了宋国的彭城(在江苏徐州),切断了吴国与中原的交通。

楚共王留下300乘战车守城,然后率主力回国。

宋国的反攻被楚军击退。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悼公为了树立自己在国际上的霸主形象,集合曹卫等国兵力去帮助宋国,一举拿下彭城。随后,他调转枪口进攻郑国,攻入了郑国的外城。

楚共王岂肯善罢甘休,派兵来救郑国。两军对峙,谁也不敢轻易发动决战。

诸侯军队在虎牢(河南荥阳西北)筑城据守,一方面威逼郑国,一方面防御楚国。诸侯军队有了虎牢做基地,进可攻,退可守。楚军更不敢发动进攻。郑国见状,向晋国请降。

这时吴国趁机入侵楚国。吴国一直在盯着楚国,但凡楚军主力出动,就趁虚而入进攻楚国。

楚军只得从中原撤兵,转向东边去打吴国。具体作战过程不详,只知道楚军三百辆战车和三千士兵杀进吴国,只有八十辆战车和三百士兵活着回来。战争虽然打赢了,但属于惨胜,得不偿失。这时吴国趁机入侵楚国。吴国一直在盯着楚国,但凡楚军主力出动,就趁虚而入进攻楚国。

楚军只得从中原撤兵,转向东边去打吴国。具体作战过程不详,只知道楚军三百辆战车和三千士兵杀进吴国,只有八十辆战车和三百士兵活着回来。战争虽然打赢了,但属于惨胜。不仅如此,吴军随即卷土重来。楚军的作战显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楚国国内指责楚军的主帅子重不会打仗,得不偿失。子重为此郁闷得一病而死。

楚国受吴国的牵制没法专心争霸。不过楚共王也设法给晋国添堵。他跟秦国重新结盟威胁晋国的后方。秦国扮演吴国的角色不断侵扰晋国。晋国因此被楚国拉回同一个起跑线。

晋楚争霸的同时都有后顾之忧,之前的故事重演。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状态提示:38鄢陵之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