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郭师傅的水粉糊是现调的,达不到那个程度。
溜肉段在炸制的过程中,有三个步骤,说出来就是“一炸形,二炸熟,三炸脆”。肉段第一次下锅,首先把形状定好;第二次下锅,炸熟;第三次下锅,炸酥脆。掌握好这三个步骤,并且每个步骤都做到标准,肉段就已经做到百分之七十了。炸好的肉段捞起来控油,这时候开始烹制,厉害的厨师是用烹汁技法进行制作,做出来的肉段效果好,外酥里嫩,咸鲜适口,吃起来倍儿香,越吃越爱吃。很多师傅对烹汁掌握不好,就进行渥汁制作,做出来的溜肉段也挺好吃,但是在外酥里嫩上就达不到效果,同时也吃不出水粉的香味。
溜肉段看着是一道很普通的菜,但是真正做好的没几个,真要是认真的做起来,才知道这是一道不简单的功夫菜,可以看出厨师对肉的理解,对原材料的认识程度,同时也看出厨师的刀工水平,炸制的功夫,烹饪技法的水平。所以厨师要记住,千万不要小看一道流传下来的老菜,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老百姓百吃不腻,就一定有它流传下来的道理,有其受众的理由。很多年轻厨师认为溜肉段是老菜,该淘汰了,有时候就问他们,你能不能做出一道像“溜肉段”这样的菜,流传百十年呢。
郭师傅一共做了四道菜,溜肉段、清蒸皖鱼、爽口小炒、葱烧海参。他做完之后就离开厨房,他带来的水案也一起跟着离开。
我开始收拾厨房,说实话,并没有看好郭师傅,做的菜没有陈师傅好,并且有点傲,和我见到的厨师不一样,和新创酒楼的川菜师傅差不多,但是人家川菜师傅的菜做的比他好。收拾完厨房,把刚才那个水案剩下的边角余料拿出来,进行改刀,加了两个鸡蛋,炒了一盘菜,准备吃饭。这个时候冯哥过来,叫我去吃饭。
我说:不去了,已经做了菜,就在厨房吃了。
他说:过来吧,还想听听你的意见呢。
我说:我能有啥意见,这个都是老板决定的。
他说:走吧。说着端起我做的那盘菜,问我:这是啥菜?
我笑了,说:乱炒,边角余料做的。
跟着冯哥进了包房,里面有孙梅,还有两个领导模样的中年男人,剩下的就是冯哥、冯哥朋友。找个座位坐下来,看着桌上的四盘菜,都没吃多少。
孙梅给我介绍两位领导:谭子,这是王厂长,这是张主任。
我赶紧的站起来,点头说:杨厂长好,张主任好。
王厂长有四十多岁,一副久居上位的派头,但是面相很亲民,大个,有一米八五,很帅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气的中年大叔”,很招女人喜欢的那种。张主任也是四十多岁,身体发胖,带着个眼镜。
孙梅问我:谭子,你感觉怎么样?
我说:这事你们当老板的定。
她说:我们当老板的都不专业,头一回当老板,哪知道好坏。
我看了看王厂长和张主任,问:两位领导感觉怎么样?
王厂长没说话,张主任看了眼王厂长,说:挺好的,我吃是挺好的。
我没吱声,看那四道菜,谁实话,我也没尝,还真不知道好坏。这时候王厂长看到冯哥拿过来的那盘我炒的“乱炒”,问:这盘什么菜,看着挺有食欲的。
冯哥说:这是小谭子炒的下饭菜,他正准备吃饭,我给叫过来了。
王厂长尝了尝我的“乱炒”,说:挺有滋味的,你们也尝尝。
大伙就都尝了尝,孙梅说:谭子,你炒菜也行呀。
我说:不行,差远了,做个工作餐还行,你们是吃厨师做的菜吃习惯了,吃我做的不一样,才觉得好吃的,我做的菜咸。
王厂长说:嗯,是有点咸,但挺好吃的。
孙梅说:王厂长喜欢吃,以后王厂长来,就让谭子做。
看大家都动了筷子,我拿起筷子把郭师傅做的菜每道菜都尝了一口,给我的感觉还过得去,和厉害的厨师比还不行。
王厂长问孙梅: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开业?
孙梅说:还得等几天,音响还没到,大厅地板准备重新刷遍漆,包房还得收拾收拾,怎么说也得四、五天,我和立军准备八号开业。
王厂长说:八号,还有十多天,有时间,这几天你们再多试几个厨师,到时候挑好的用。
看得出来,王厂长是没吃好。
孙梅说:我看也是,就按领导说的来,再试几个厨师,到时候还得请领导过来品尝,给把把关。
王厂长说:我有时间就过来,我过不来,老张也能过来。
那边张主任说:我保证过来,不用花钱吃饭,谁不来呀。
大家一起笑。
把王厂长和张主任送走之后,我回到包房,吃起饭来。不习惯和领导在一起吃饭,拘束,说话的时候还得提前在肚子里打草稿,费劲。吃不好意思吃,得看领导吃不吃,吃了半天,还吃不饱。
不一会儿,孙梅和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