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水浒之祝家庄逆袭>第241章兵临城下
阵。

几名嗓门大,吐字清晰的官兵来到城下,大声念着传单上内容。

祝彪站在郓城县城楼上,左边是许贯忠和花荣,右边是鲁智深和武松,身后站着张顺、阮小七、邹渊、韩伯龙四将。

阮小二、单廷圭、陶宗旺等人留下看守山寨。

阮小二的兄弟阮小七,还有他的老娘妻儿都在祝家庄,单廷圭的家眷也是如此。

陶宗旺没有家人在祝家庄,但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几个结拜兄弟也都在祝家军中。

这些安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面对官军大兵压境,祝彪从容镇定,颇有大将之风,但心里却热血沸腾,战意高昂。

即使下面的人大声宣扬这些,试图瓦解祝家军的军心,孤立祝家,他也毫不放在心上。

因为祝龙早已料到,并做了安排。

师出必须有名!

古代打仗总要在战前发一篇檄文,一是申明己方的正义性,强调对方的罪孽,争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二是打击敌军的士气,瓦解军心,使其分崩离析。

来自后世的根正苗红龙自然是深谙此道,很早以前,他就亲自执笔,写了一本《忠义豪侠传》,极力宣传美化祝家庄。

所谓舆论宣传,无非是九个字:美化自己,妖魔化敌人!

无论是谣言也好,虚假也好,只要对自己有利,那就用上!

真假不重要,胜败才重要!

成王败寇,历史是任凭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

祝龙早就预料到朝廷会使出他们惯用的分化瓦解战术,他早就在士兵们中打了预防针——他在士兵们中散布谣言,朝廷将投降的方腊义军全部坑杀!

造谣言,编故事,这世上恐怕没有几个人比祝龙更在行的。何况他是祝家军的最高领导,在自己的军队中散布谣言,对手下洗脑,再简单不过了。

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谣言。在口口相传中,官军杀俘的细节都出来了。

官员如何用甜言蜜语哄骗义军投降,军官如何被收买,带领士兵投降,然后朝廷如何变脸,杀了投降义军……

说的有鼻子有眼,有一次祝龙路过听见,差点都相信了!

所以官军在城下喊破了嗓子,说的话也极具煽动性,但是祝家军不为所动。

骗谁呢?当老子是傻瓜吗?等老子放下武器投降,你们马上就坑杀了老子!

丘岳和周昂在城下看见,心中非常震惊,祝贼的部下,立场真是坚定啊!

但是官军的举动,还是惹恼了祝彪。

这等于当着一个男人的面,勾引他老婆,说:“你谋杀亲夫,嫁给我吧,我是土豪,有的是钱!”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指着下面喊话的官兵,对花荣道:“射死他!给我狠狠的射!”

花荣二话不说,弯弓搭箭,一箭射去,将一个正扯着嗓门大喊的官兵射了个透心凉,吓得其他官兵转身就跑回去了。

“三将军,不如让洒家带人冲出去厮杀,挫挫他们的锐气?”鲁智深向祝彪请战。

许贯忠连忙道:“鲁校尉,他们兵锋正盛,我们还是避敌锋芒为上!”

祝彪却对鲁智深的提议颇为心动,他回头看了一眼城墙上密密麻麻的旌旗和士兵。

城小也有小的好处,四千士兵就将城墙站满了。

而他手中有七千士兵,其中还有一千骑兵——宿卫营和一个水师的骑兵营。

观察一番后,祝彪发现城墙上的士兵还是有些紧张的,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进行守城战,也许是因为这次没有大领导祝龙的带领,顿时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般。

毕竟以前,每次大战,都有祝龙的身影在,或是坐镇指挥,或是身先士卒,只要他在,大家就对胜利充满信心。

因为在祝龙的带领下,他们几乎是每战必胜的。

现在祝龙不在,士兵们就没有了那股必胜的信念

祝彪沉吟一番,心中有了决断,扭头看向许贯忠,道:“许参谋,你看这些士兵,我们还是需要提振一下士气的!”

大哥祝龙临行前,交代他要多听许贯忠的意见,但现在,许贯忠的第一项意见就被否决了,他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三将军所言有理,是我草率了!”尽管依然觉得不应该出战,但许贯忠还是支持了祝彪的决定。

他认为这个时候,要尊重主将的权威,除非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问题,否则还是闭嘴吧!

“鲁智深、武松、花荣三位校尉,你们随我出城迎战,挫一挫官军锐气!”

“万万不可!”许贯忠、鲁智深、武松、花荣四人异口同声道。

“杀鸡焉用宰牛刀!还没有到三将军亲自出手的境地,有我们三人就足够了,不能太给他们面子!”

这么好听的话竟然是鲁智深说出来的,瞬间就说服了祝彪,点点头道:“那你们三人小心!只带骑兵,速战速回!”

“是!”三人领命,下了城楼。

花荣召集水师的五百骑兵,武松集合宿卫营,来到城门后面。

鲁智深骑着高大骏马,一身玄黑铁甲,扛着水磨禅杖,立在队伍的最前方。

吱嘎——

几名士兵缓缓拉开城门。

从门洞向外望去,一排排黑压压的官兵,仿佛黑色的潮水,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状态提示:第241章兵临城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