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警花追我到元朝>第564、565节 冀州鼎出,吕文焕败(八千字)

“贵客随我来。”完颜卫霍颤巍巍的站起来,拄着拐杖走向石室的东壁前,指着上面的壁画,“贵客可能看明白这画的意思?”

李扬等人上前一看,只见第一幅壁画是一群中原人打扮的武士,在追逐一群胡人。

第二幅壁画是一个头戴十二旒冕,身穿黑色云纹衮服的王者,站在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不少人还在修建城墙。

第三幅壁画,是一个巨大的方鼎,上面雕刻着山川鸟兽。

完颜卫霍有点得意的看着目瞪口呆的李扬,松根般的老手颤抖着摸着壁画上的巨鼎,目光迷离的说道:“这个墓室,就是这座鼎的鼎墓,这里埋的人骨,就是为这座鼎殉葬的。”

李扬脱口而出道:“是鼎!难道是冀州鼎?”他神色激动的指着壁画,“这壁画,说的是秦军逐匈奴,始皇帝巡视阴山长城的故事吧?冀州鼎,竟然是埋在了此处?”

完颜卫霍深吸一口气,“老夫也不敢断定一定是冀州鼎,但多半…就是了!”

冀州鼎是华夏九鼎之一,是夏禹所造,传至战国,乃是最能代表华夏王权的圣物,比传国玉玺更加贵重,更加古老。

始皇帝以后的天子,没有一个能做到“坐明堂,执传国玺,列九州鼎。”最多就是“坐明堂,执传国玺”。而宋元以来,传国玉玺再失,天子就只剩下“坐明堂”。

根据史书记载,九州鼎被秦国得到。可秦国从东周洛阳抢走九州鼎后,九州鼎自此消失,不再见于史料了。

问题是,九州鼎那么重要那么巨大的宝物,怎么可能消失不见?所谓无缘无故消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野史相传,秦国只得到了八只鼎,而徐州鼎沉入泗水。剩下的八只鼎被始皇帝埋了起来。八鼎分别埋葬于八州,用来镇大秦国运。

可由于徐州鼎沉入泗水不知所踪,所以徐州没有被镇压,导致刘邦项羽在徐州造反。

这当然只是传说,事实怎么可能那么玄乎?刘项灭秦怎么可能真的和徐州鼎沉入泗水有关?

但是,野史传说透露的信息却很重要:八只九州鼎被始皇帝分别埋了起来。

野史还说,始皇帝曾经五次巡视天下,所经过的路线很玄妙,应该是为了秘密埋葬九州鼎。

由于九州鼎事关重大,始皇帝害怕泄漏埋葬的地点,所以毁掉所有的痕迹和记载。据说始皇帝焚书坑儒,也有掩盖九州鼎埋葬地点的意思。

完颜卫霍说道:“始皇帝巡视天下,曾经两次来到塞外阴山之南。仅仅为了抵御匈奴,似乎说不过去。

可能野史是真,始皇帝的想法天马行空,不同于其他帝王。他可能将冀州鼎,埋在了这里。

这里离开当年的匈奴王廷不远,南望长城,北望阴山,还是古冀州的范围。始皇帝将冀州鼎埋在此处,镇压胡人气运,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

李扬眼睛亮的怕人,声音颤抖的问道:“鼎呢?”他生怕完颜卫霍说鼎不在这里。

完颜卫霍指指石室中间的一张巨大的土炕,慢腾腾走了过去。

这张土炕高达六尺,显得很是古怪,甚至还修有台阶。

“大鼎,就藏在土炕里?”李扬明白了。

完颜卫霍点点头,“鼎太大了,高过四尺,宽三尺余,怕是有三千斤重啊。老夫当年无力搬运,只得造了一座土炕,将鼎包裹起来。”

李扬上前敲敲土炕,下令道:“小心敲开土炕。”

众人一起动手,很快,一座巨大的青铜大鼎就出现在眼前。虽然鼎上沾满了灰尘,可光看这鼎的气势,也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李扬上前摩挲着大鼎,触摸到的冰凉却让他心中一片火热。

他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土,露出古老的图案。但见鼎身上一面刻着山川大地,一面刻着符号一般的文字,一面刻着花鸟鱼虫,一面是个大大的怪兽,八足八尾,虎头,看上去有点像是个“禹”字。

李扬不懂考古,但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鼎极其古老,那种厚重无比的沧桑古远气息,根本无法遮掩。

造型大气堂皇,刻画行云流水,图案高古玄奥,化繁为简,悠悠渺渺,蕴意深邃。

雄浑古拙,犹如天生,自然而然,苍茫近道。非有大匠开山取铜铸造,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功,加以数千年时光浸润,无以至此也。

李扬不由想到《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用来比拟这座巨鼎,当真恰如其分。

就算是没有见识的乡下老农,也能看出此物年代久远,贵重非常。只要是有些见识的读书人,都能判断此鼎绝对非同小可,必定有着极大的来历。

就像完颜卫霍一样。之前李扬还不但断定是九州鼎之一。可是现在,他认为此物应该就是冀州鼎!

李扬能被崔秀宁挑选为弟子,当然是他本来就识字。他虽然是寒士家庭出身,世代耕读,却也算读书人,见识还是有些的。

关于虞夏的神兽(图腾),有人说是蛇虫,有人说是熊,无知点的说是龙,也有人说是虎。但莫衷一是,不像商人崇拜玄鸟(凤凰),周人崇拜龙那么明确。

而现在,李扬看见这个鼎,推断夏人的神兽应该就是虎。

“李兄,这就是那什么九州鼎?”颜隼问道。

李扬神色神色很是激动,“俺不敢肯定,主人主母必是知道的。以俺看,应该就是了!”

他还有句话不好说出来。大王一称


状态提示:第564、565节 冀州鼎出,吕文焕败(八千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