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诸天最强女主>第210章 争论

这样网络上的“优越党”,和杠精一样,可谓无处不在。

他们可能心里也没那么喜欢さくら的新作《伊豆的舞女》,但是他们却不会附和论坛中的那些言论。

反而喜欢装“理中客”,这样才能突出他们的“不俗”,没有和浮躁的大众“同流合污”。

现在论坛里都在吐槽这部作品的结局,还有笼罩着整部作品的悲凉氛围,但却有“优越党”表示,你们这些大众读者只看到了第一层,就觉得这部作品很致郁,实际上它明明就是一部温暖人心的作品!

这位看问题角度清奇的读者,其观点是这样的——

纵观整部漫画,不难发现,这部漫画确实具有忧郁和哀怨的情绪,但在这其中却又浮现出一股暖人心扉的温馨。

这份暖意不因身份的悬殊而淡漠,正是这种身份上的差距让彼此的相伴和信任显得弥足珍贵。

旅途虽短暂但却足以让男主川岛铭记,温暖了男主今后的人生之路。

甚至看了这部作品的读者们,也能通过代入男主,感受这种温暖,就会看得很愉悦。

所以这其实是一部很爽很过瘾的漫画作品!

另外,漫画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对男主川岛和女主熏子之间微妙的情感波澜的细腻刻画,舞女的清纯与天真如一股清泉净化了男主抑郁阴沉的心灵,让这场原本孤寂的伊豆之旅充满了青春的悸动和初恋的浪漫。

所以总结来说,这就是一部很温暖人心的漫画作品!

这位思考角度清奇的读者,表示这是他细品了漫画好几遍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为了阐明——

笼罩《伊豆的舞女》的忧郁气氛突显的是这段与巡回演出艺人的旅程给具有“孤儿根性”的男主所带来的温馨与浪漫。

只有像他这样已经站在第5层的读者,才能真正明白,这部《伊豆的舞女》是多么积极向上、温暖人心的作品!

像那些囫囵吞枣看了一遍就到论坛中来吐槽的读者,显然还处于第一层……

这位“优越党”的言论,当真是把大家都秀到了,偏偏他还说的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很多同样自认为处在第5层的非小白读者,都直接选择站在了他那一边,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的审美,是多么深刻。

像《伊豆的舞女》这部拥有独特质感与美感的作品,确实需要他们这样的读者来解读、支持才对!

而那些大众读者,则忍不住开始各种阴阳怪气,还把“温暖人心”玩成了一个梗……

假如有人问,如何评价《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

肯定会有人这样阴阳怪气地回答——

别问,问就是温暖人心!

而优越党们为了展现自己的思想深刻,还把那些“手冢赏”评委的评价都贴了出来,比如说之前花开院道雪的评价。

他认为《伊豆的舞女》展现出了东瀛的“物哀”美学,极具东方的朦胧、含蓄之美,这部作品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些评价,都成了“优越党”们的弹药。

他们硬是想要将《伊豆的舞女》吹成名著,并且将自己搞得好像非常喜欢看名著的样子,似乎这样就可以体现他们的深度了。

实际上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人喜欢看名著?除了学生时代,因为文科的考试而不得不接触名著之外,等到工作之后,哪还有那个心情看所谓有深度的名著?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然就有人通过这种一种方式来装逼、秀优越感了。

说到底,阎魔樱的这部《伊豆的舞女》,这部分狂吹的人,他们骨子里也不喜欢深刻、悲剧的作品,但是为了体现他们自己的逼格,当然就要吹了。

否则大众都在吐槽它不够有趣、太过悲凉,他们却也跟着这样吐槽,岂不是显得特别俗?

除了这部分硬说这部作品“温暖人心”的优越党之外,还有一部分死忠的粉丝。

他们就比较正常了,也是真正粉阎魔樱的,不是因为作品的剧情,而单纯是因为作品的画工、画技。

这些“画技吹”认为,在《伊豆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如诗如画的美丽背景下,这一切结合得实在太完美了。

在漫画中,夜雨听鼓声一段更加优美、动人。

さくら老师在这里通过一个细微的片段,以雨声为背景,渲染出川岛对熏子的朦胧、缠绵之情。

雨声、鼓声、喧嚣声共同作用于川岛的耳朵,使他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担惊受怕中度过了一个无法忘记的夜晚。

可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男主和女主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

晶莹剔透的雨水正如川岛与熏子之间纯洁无暇的友情。

作者借助雨水,向读者充分展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形象。

雨在作品中成为抒情的象征,也成为作者抒情的媒介。

さくら老师把主人公川岛放置在一个这样的情景中,使人物形象与自然情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

像这样完全通过画技来完全展现出男女主的感情,以及背景的描绘,一般的漫画家怎么可能做到?

“画技吹”们显然比那些“优越党”要站的住一些,大众读者虽然非常讨厌坏结局的悲剧,但是对于さくら老师的画技,还是非常认可的。

假如《伊豆的舞女》中的女主画得不够美的话,那根本就无法激发读者们的郁闷。

毕竟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状态提示:第210章 争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