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安明白当初和皇家结亲是宣正帝的好意。
他也没有怪宣正帝的意思,只是因失去爱女心灰意冷,所以才辞的官。
“好眼光”夏听书盯着满桌子吃食,还不忘抽空夸闻学安一句。
“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吃不得亏,受不得屈。”
“人生在世,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活的欢畅。”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闻学安点头,觉得夏听书说的还蛮有道理的。
虽然不知夏听书有什么能力能得宣正帝看重,但她身为睿王妃,又得皇宠,确实没必要委屈自己。
他女儿当初也是高高在上的王妃,而且又有皇上和当年的太后维护,却没夏听书这般看得开。
“闻老”夏听书边吃边聊天道:“其实没见你之前我就觉得你教养子女的方法不太妥当。”
“哦?”闻学安来了兴趣道:“愿闻其详。”
“你教育儿子通事理,明大义,以职责为先,并且对人留三分,谨慎小心,防人暗算,对不对?”
“睿王妃所言一点儿不假。”闻学安惊讶不已的问道:“不知睿王妃从何处得知的?”
她貌似没见过他两个儿子,也只与他的孙子们有一面之缘吧!
“当然是本王妃天赋异禀,聪慧绝伦了!”夏听书自夸自擂。
“本王妃跟你分析分析啊。”夏听书开始显摆。
“你这人学识,才华,人品,能力都不错,但唯有一点不好。”
“那就是太过小心,要事事亲力亲为才放心。”
“身在官场,谨言慎行这也没错,但是您要是用在家人身上,那就会导致您对自己的子女控制太过,而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见解和能力。”
“您总是为他们出谋划策,做出决定,而他们也习惯了依赖您。”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自我而变的盲从。”
闻学安陷入沉思。
“回归宴前在睿王府,本王妃第一次看到你的孙子们就看出来了,你那几个孙子教养品行一点儿不差,但少了魄力和决断,还有看人的眼光。”
“当时我就知道,这种人必然是从小就没怎么自己拿过主意的人。”
“今日见到你,我基本清楚了他们为何会如此。”
“你或许从没对他们疾言厉色过,甚至事事为他们思虑周详。”
“如此为他们费心费力的你,让他们感激尊敬,事事依从。”
“这就像温柔的毒药,毒杀着他们的思想,磨平了他们的锐利。”
“当他们把这种依赖当成习以为常以后,他们就会变的没有主见,甚至有些懦弱。”
安静了片刻,闻学安站起身,郑重其事的对夏听书弯腰行了一礼道:“睿王妃高见,让老朽茅塞顿开。”
“老朽自认对家中晚辈的教养从没懈怠过。”
“也自认做的很好,却从来没想过他们如此平庸,原来都是因为自己做的太过了。”
“谢睿王妃指教。”
“好说好说”夏听书接着嘚瑟道:“人都是在错误中学会成长的。”
“一个人始终不犯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就像您,还有皇上,年轻的时候应该是经常犯错的。”
“然后在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找到方法,让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的同时,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成长!”
“您应该放开您的手,让他们自己去听,去看,去思考。”
“哪怕头破血流,也好过您百年之后闭不上眼不是?”
夏听书还装模作样的来了几句大道理。
——谁说她不讲理的?
——她的道理比谁都强!
闻学安神情有些一言难尽,有对子孙的愧疚,也有对夏听书的感激,还带着点儿决断。
宣正帝从来没听过,还能鼓励人犯错的。
不过夏听书这道理确实说的让他无法反驳。
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闻学安似乎对夏听书看问题的能力很认可,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不知睿王妃对闻家女儿如何看待。”
儿子孙子的问题想通了,他就想着听听夏听书对闻家姑娘的看法,或许也能从中得到好的建议。
“也就您二孙女闻学安还凑合,其余那两个都不怎么样。”夏听书实话实说。
“请睿王妃指教。”闻学安听到这个答案其实是有些意外的。
他原以为就算夏听书对闻怡甜不待见,但对大女儿应该多少都有些好感的,没想到她只勉强看得上闻怡安。
“先说您大女儿闻怡娴。”
“闻老您就不觉得她和某个人很像吗?”夏听书丢给了闻学安一个问题。
“您是说……!”闻学安别看七十多岁了,头脑还是挺灵活的,想了一下就想到了夏听书说的是谁。
“没错”夏听书肯定了他的猜测道:“就是已故的您的女儿,康亲王妃!”
宣正帝没见过闻怡娴,但却对康亲王妃比较了解,他在旁边静静的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