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还在窃窃私语,镇子四周已然有几人守在那里,其中包括那三个铁掌帮的弟子,以及那两个胆小的县卒。
几个捕快装束的人,从镇子西头到镇子东边,来回了好几趟,一路上呼喝声不止。只是他们一阵叫喊,到后来又加了几轮赏钱,也没人出来响应。
云天站在客栈二楼窗前,好整以暇地望着下方垂头丧气的一众捕快,他们已经三三两两合拢起来,往县衙而去。
方才那个琵琶女巧借繁复的巷道,领着几人躲过了四处搜查的捕快,在一间客栈后墙上连踢几步,跳上了二楼。
那些捕快早把这里搜了一遍,自是不会再来,三人得以在此暂时安身。
云天先前就把这里四周打量了一遍,见一旁桌上摆着面琵琶,想必这儿是那个琵琶女借宿的房间。
琵琶女带三人进来后,也不理会云天,只是先把那叫颖儿的安抚一阵,随后去了一趟楼下,过一会儿被个店小二领上来,在斜对面开了一间房门。
她回来后,先是对云天一拱拳,正色道:“阁下稍待!”
“无妨。”云天应下后,就见她领着颖儿,去了斜对面那间房里,随即关上了门。
此时云天眼睛望着窗外,耳中却清晰传入那二女的交谈声。
琵琶女先是细细询问颖儿方才的经历,随后又是一阵安慰,只因那颖儿死意渐消,压不住内心悲痛,哭了起来。
那颖儿哭了一阵,终于缓了过来,两人细细交谈了一阵。
从对话中,云天发觉,那颖儿将琵琶女唤作师父,而且她竟然识得自己用的剑招,说云天先前使得招数正是师父以前给自己喂招时用的剑法,只是用得没师傅熟练。
云天一阵惊奇,又听得琵琶女接下来的话,说那是全真剑法,自家门派用的剑招正好克制全真剑法,平日里这样练,是为了引导颖儿了解本门剑法的各处关隘,好将本门剑法学的更加纯熟。
那琵琶女虽没有明说,但云天心里已然笃定,这世上能恰好克制全真剑法的,也只有古墓派的玉女素心剑法。
那个琵琶女估计就是古墓派的人,不过云天暗自估算了一下时间,眼下活死人墓中,应该只有林朝英的丫鬟和侍奉她的孙婆婆。
云天还记得原著说那孙婆婆长得奇丑无比,必不可能是这个琵琶女,想必她就是那个丫鬟,现在的古墓派掌门。
说着,似是想到什么,颖儿有些奇怪地问到,师父是怎么这么快找到自己的,她从方才起就一直不解。
琵琶女只是解释自己刚好路过那里,撞见两人时,正好听到外头捕头的喊叫声。
她其实不会说,自己是看云天转身三两步就出了门,速度极快,还搭上了县卒的臂膀,以为是哪个武功好手和衙门搭上关系。她深知颖儿与县令有着仇怨,就怕此人的出现对她二人不利,于是起身跟上云天,想要摸清其底细,之后便等在了县衙外。
云天听到这里,忍不住一笑,他其实知道有个人跟着自己,只是一直没有回头看,没想到竟是那个琵琶女。
说完,琵琶女又问起来,说她为何独身犯险,言语满是责怪,语气中却饱含呵护。
颖儿听到这又忍不住哭了起来,直言师父先前说过,本门规定弟子隐世,不得再与外人有丝毫瓜葛。自己怕把寻仇的事说给师父听,师父会阻拦自己。
琵琶女又是责怪又是关心,说只是门规如此,人又怎能不知变通。自己本就从俗世中来,这么些年了,也有好几次静极思动,出来行走。这次若不是又一次犯了门规,怎么遇得到颖儿。
她又说到,颖儿本可将此事尽数告知于她,让他带着颖儿去做个了结,何需只身犯险。自己这傻徒儿,武功才学了几日,纵使偷袭得手,只怕还没出县衙半步,就被县卒围杀了。
颖儿收住哭声,只是回道,原来觉得自己毫无牵挂,平生只余仇家,于是心生死志,寻机借着县令儿子,进了县衙去寻仇,也没想活着出来。
琵琶女道:“好在你被那全真弟子救下,不让你叫我怎么地?”
颖儿又是一阵告罪,说自己后来被那士子点醒,想起先前虽然家人亡故,自己也险些随之而去,万幸师父及时救下自己,又将自己收入门中,好脱离人世苦海。
想着师父对自己有大恩,恩情未报怎能寻死。且自己若是不爱惜性命,也是辜负了师父的苦心,于师门而言是大大的不孝,就收了求死的心思。
听到这里,琵琶女说着要带颖儿去和那全真弟子道谢,只是颖儿一阵扭捏,说是自己先前迎和县令的诸般丑态都被那人瞧了个遍,此时不敢与其相见。
琵琶女调笑道:“这会儿知羞呐?”
直说得颖儿一阵埋怨,琵琶女又笑了几声,说道:“你不去正好,我去试他一下,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个贪图美色,携恩自重的小人。”
琵琶女说这话,一来因为她以前身为丫鬟,经历过林朝英和王重阳那档子事。因着心向着林朝英,只觉那王重阳就是个十足的负心汉,没担当的懦夫。从那以后,她就对王重阳乃至全真弟子没有半点好印象,认为他们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一个好东西。
只是,那个全真弟子救下了自己的徒儿,算是颖儿的恩人。奈何自己内心的成见,以及林朝英要求弟子隐世的规矩,不想自己的徒儿与全真弟子有任何瓜葛。于是寻思去给那人一个下马威,免得他品行不端,有什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