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漫步歌神路>关于第5卷末尾的一些“翻译”

关于第5卷末尾的一些“翻译”

鉴于有一些书友希望解释一下,那么,反正第五卷就要完结了,这里索性一并说一说——如果被和谐了……也没办法。以下的解释里,人名还是会有所改头换面,这个只能请各位自行度娘了。

因为毕文谦的蝴蝶效应,13大和“历史”不同了。作为“小辈”之外,第一个主动、公开为毕文谦站台的人,邓声洁的际遇有了极大不同。无论他当初在直播节目里当观众的目的是什么,在公众视野里,他就是第一个站台的。(在“历史”中,私德有亏,一定程度上是邓声洁的硬伤。)

而毕文谦在86年底的公开发言,导致了前湖下台事件,对于走邪路的派系的打击和清理,比“历史”上要严厉得多。也是邓声洁不同于“历史”的崛起的新契机。

而王振、会计师本来就是支持邓声洁的。286和邓声洁从患难之交到针锋相对,其实就是路线问题,实质上,就是286和会计师的路线分歧的表征。

会计师视察文华公司,原本只是表达会计师支持黎华的态度,而毕文谦的无心之言,却导致了神转折——历史上狗大户买东风的35亿美元的生意,因为毕文谦的影响,变成了100亿上下的生意。而在86年,整个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不到21亿美元。

历史上,35亿的生意当286听汇报时拿烟的手在抖。

——这就是黎华代首长们转告毕文谦的“大功”。

这就是为什么王京云调侃说毕文谦如果之前入党了,说不定十三大能直接成中·委(调侃而已,从原则上来说,选中·委需要至少5年党龄)。而在毕文谦明确不入党的情况下,这份功劳,就补偿性的转移到了黎华。

这里再解释一下毕文谦不入党的剧情——原文中的数据,在新中国历史上,只有e时期勉强达到了他的要求,而否定那个时期,是80年代高层公开层面的共识。而毕文谦并没有说自己对于那个时期的态度,事实上行政开支占财政预算的比例,本身就和统计方法有一定关系。但80年代知道数据的人的视野里,无论承认还是不承认,行政开支比例行的高涨,并且是被那个时期比下去了,的确是颜面无光的事情。并且还不可能说得太细。所以,王京云会说他爷爷知道之后,喝了闷酒。从实际意义上说,毕文谦是主动断绝了自己一定时间内入党的可能性。所以,黎华当时会生气。

无论如何,买卖东风的事情,jun委一把手的286,获取毕文谦的意见的会计师,掌管外事的老木匠,是必然知道的。而这三位,是13大之前,起决定性作用的人。

当大小两个晓琳进入文华公司时,意味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继承总理的邓文淑的大鸟,以及老木匠,明确支持黎华所代表的新兴利益集团。可以说,老木匠和邓文淑的支持,是改变历史走向的砝码。

(正文里,刘三剑说是黎华选择让大小晓琳进公司,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她相较于黎华,图扬图森破。这也是为什么黎华会顺水推舟把她踢出文华公司中心位置的原因。即使到了正文目前剧情里,刘三剑对黎华的敬仰已经多于嫉妒了。在事业起于微末时,黎华等人仅仅是一次小辈初生牛犊的淌水,甚至王京云自己都认为是一个笑话,多少被“被迫”进来的。而事业有所成的时候,刘三剑的加入代表了她的背景的态度,但当毕文谦一言缓解中国财政窘境,黎华对日的文化输出甚至联系其左翼到中国投资时,“区区”一个海军司令的背景,就没资格继续在文华公司中心“卡位”了。虽然,刘三剑在文华公司的资历必然是她今后的重要资历。)

(以及,万鹏的长辈本是286的得力干将,而万鹏的路线和长辈是有所不同的,他做的事情,286和老木匠是始终知道的。)

高层的表态,直接导致了背景剧情中13大的结果——正文中只是邓声洁在新闻联播前段时间里意气风发的出现这么一笔而过——其实,是邓声洁成为了书记、jun委第一副主席,而“历史”上才是如此的赵真人,仅仅是常委、jun委副主席。

而将在88年3月底召开的大会,原则上将决定今后5年中国的领·导班子。文中的剧情从“历史”上13大的邓声洁差额落选连中·委都不是,赵真人明确接班人位置,变成了邓声洁和赵真人左右针锋相对的局面——然而,黎华是不知道“历史”的,她看到的是中国的道路正在决定历史命运的分水岭上。虽然在当时的国内共识是黎华集团和邓声洁是相互支持的,但毕文谦给黎华的话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就是黎华决心在大会上有所作为的原因。

这么一句在10年代的公开口号,在80年代,只有毕文谦这样的穿越者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说出口。

其他“土著”,即使有心摸索,也仅仅在摸索。

如果说苏联是50,美国是-50,那么可以不太准确的这么比喻:会计师希望25,286希望-25,而他们各自属意的邓声洁和赵真人,希望走的道路都更为极端。历史上会计师一生没有部队资历,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现实中,只有否决权,没有决定权。而文中毕文谦在公开发言中,用简单的数学推理对中国走美国道路的否定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老木匠和邓文淑的明确支持,让中国的时代走向开始改变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毕文谦为了打造自己希望


状态提示:关于第5卷末尾的一些“翻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