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样的沉思,宋文骢仔仔细细的在内心中对兄弟单位的设计方案里里外外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到了第三天,会议继续进行。让兄弟单位和众多专家领导惊讶的是,主持人竟然点了宋文骢代表611所上来发言。
“给位领导和专家,会议临时给了我们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这里我表示歉意。”
五十多岁的宋文骢走上讲台,尽量使自己保持平静:“对于新歼研制,叶副主任已经明确提出了战术技术指标,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达到。否则,我们搞出的新歼,就是去了战略上的意义……”
宋文骢登台的第一句话,就让兄弟单位的人脸上变了颜色。
兄弟单位的新歼方案,是立足于国内航空工业水平做出的方案。在歼八战斗机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改进,确实使战斗机的技战术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但话说回来,二代机就是再怎么改进,毕竟还是二代机。
而叶副主任在会议上开宗明义,要的可是一款三代机,要的是能够与国际上先进水平战斗机进行对抗的先进战斗机。
歼八的底子,根本没办法满足这个要求。
宋文骢就像揭穿皇帝新衣的那个小男孩,将兄弟单位竭力营造的气氛,忽然戳穿了。
如果无法满足空军对三代机的需求,光在二代机上修修补补,国家制定新歼的战略又如何实现?二代机的新歼,其存在有什么意义?
不是三代机的新歼,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
宋文骢抓住机会,开始推销自己对三代机的见解:“近年来,就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来看,已经不是当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厮杀时的情形。现代战争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各种飞机是如何进行空战的?采用什么样的武器?现代的飞机雷达,要同时不捉几个目标,炸弹是子母弹、及广大女。你刚一起飞,人家就知道了;你要跟踪它,它能设定假目标,反干扰你……”
在陈述了自己对现代战争的看法之后,宋文骢开始总结自己设想的三代机性能:“所以我们造出的新歼,角速度要打,要灵活。过载要大,转弯半径要小,飞行员操纵起来能够得心应手。”
……
宋文骢对新歼的方案让上级领导们眼前一亮,无尾+前翼的方案,只有在瑞典的萨博37上采用过。
所谓的无尾+前翼,实际上就是鸭翼方案。如果单纯从这一点来说,歼十确实是与萨博37颇为相似。
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指责歼十抄袭的理由,但实际上宋文骢的这套方案,是来自于下马的歼九战斗机。
从1970年以来,歼九战斗机十几年经验的积累,才是宋文骢敢于在新歼上大胆采用静不稳定和鸭翼的原因。
而在七十年代,瑞典的萨博37都还没有出来。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我们也不可能得到什么资料。
在鸭翼布局的研究上,中国起步算是非常早的了。但把这种在国际上极为少见的方案拿出来,宋文骢仍然难免被与会的专家们质疑。
鸭翼的静不稳定是个非常高难度的技术,中国能否实现自行消化和研发?一旦静不稳定无法完成,有什么对应方案?
重要的问题是,宋文骢能不能拿出让与会专家领导们信服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来。在这种论证会上,什么关系、势力和级别都是虚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客观数据上的严谨。
在这个时候,611所在歼九下马这几年里积攒下来的数据和资料,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参加会议的这几天空余时间里,为了使鸭式布局飞机方案有一个直观的效果,宋文骢和大家一起画出图样,制作了一架飞机模型。
在借用的小木工房里,他们用砂轮、锉刀、砂纸和牙膏——对,你没看错,在没有研磨料的情况下,宋文骢机智的用牙膏来对飞机模型进行了打磨。
整整用了两个晚上,一架由有机玻璃精心制作的飞机模型问世了。
王者想象中和图样上的东西变成了实物模型,宋文骢爱不释手。
如今,他将这架模型带到了评审会上来。
面对专家和领导们的质疑,宋文骢的手上只有几张幻灯片和干瘪的语言,对应兄弟单位准备齐全的资料,可谓是相形见绌。
就在这时,坐在前排的谢光见宋文骢在上面用手比划,他连忙将放置在着手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递了上去。
相对于图表和语言,显然模型要有说服力的多了。照着实物模型进行讲解,这样明显要更直观,讲的更清楚一些。
宋文骢手上拿着模型,刚讲了两句,顿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模型太小了,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楚。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桌上放着明胶片的投影仪,光柱肉眼可见的射在了投影幕布上。他灵机一动,将模型从支架上直接拔了下来,然后往投影仪上一放!
这全透明的有机玻璃飞机模型投射在后面的幕布上——好家伙,飞机看起来就像一架凌厉的战斗机,威风凛凛的穿行在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