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科幻未来>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七十四章 黎塞留号

放下捂住耳朵的双手,舰桥枪炮军官阿布索伦上尉充满敬畏的望着眼前的这两个巨大的四联装炮塔,法兰西海军的骄傲。

“近弹,一千五,偏左。”上尉拿起望远镜,盯着远处海面上的黑色舰影,对方已经关掉了所有的甲板灯光,但是在明亮的月光映照的海面上,依旧暴露出了明显的侧影。

一连串亮白色、底部透着橙色光芒的巨大水柱在海面上腾空而起,随后隐隐传来了一阵闷雷般的轰鸣声。

“全速前进,左舵十五度,命令驱逐舰分队全速前进,干掉那两条挡路的英国驱逐舰。马赛曲、光荣、蒙卡尔姆号加速,插到他们的右翼去,阿尔及利亚号紧跟旗舰,我们把他们往海岸方向逼,这群卑鄙的英国强盗必须要付出代价。”舰队司令让.德.拉波尔德海军上将站在黎塞留号的指挥舰桥上愤怒的咆哮着。

这位身份高贵的老派法国海军军人从年轻时候起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英份子,对英国人几十年如一日使用各种手段压迫与削弱法国海军实力的行为一直深恶痛绝,是个纯粹的对英强硬派,如果没有德国人横插一杠子,这个人指不定就会在哪一天带着海军舰队去和英国人火并。这一回,总算是让他赶上了,一时间新仇旧恨齐聚心头,老家伙决心在这里跟英国佬做一个了断。

黎塞留号战列舰是法国战列舰发展史的终结,也是法国战列舰发展的巅峰产物,集法国几十年建造大型战列舰艇的技术之大成于一身,凝聚着法国海军最尖端的技术精华与战术理念,刚下水就毫无疑义的被英国海军列为最危险的潜在敌人。

而法国人设计的假想敌却是意大利人,为了对付毫无节操的意大利邻居新锐的利托里奥级战列舰,法国启动了新战列舰计划。整体设计延续了斯特拉斯堡级战巡的风格,所有主炮炮塔放在船首。这样可以在保持最大限度的火力密度同时,还能缩小关键部位的装甲带长度,不但可以节省吨位,还能降低造价,当时法国的国力已经消耗严重,无力负担更多的建造费用了。

但是,黎塞留号依然无愧于法国最强战列舰的名号,无愧于这个继承于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红衣主教大人的名字。

八门项数据与意大利的同口径舰炮相比仅仅相差一线,但是远强于她的德国和英国同类。而那门意大利炮是以牺牲炮管寿命加强了发射药量才获得的威力。属于独门七伤拳法,孰强孰弱,只能仁者见仁了。

这条满载排水四万八千吨的庞然大物,剑锐甲坚,主装甲带厚达330毫米,内部还有一层18毫米的衬甲以及50毫米的穹甲,防护力堪称强悍。150000的蓬勃动力使得这条248米长的巨舰可以轻松的跑到30节,极速更是达到32节,这已经是普通巡洋舰的航速了。黎塞留号当之不愧的被划入高速战列舰的行列,远远把那一堆27/28节的常规战列舰甩在了后面。

这条战舰唯一的缺陷就是实在太新了,如同前面说过的那样,她刚刚向着英国舰队打出的那次齐射。是她下水之后第一次全主炮齐射,而这次战斗,也是她的初战。

黎塞留号战列舰的母港是圣纳泽尔,拥有法国最先进的海军基地与造船厂。以及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旱船坞,可以修理与建造泰坦尼克那种级别的超级油轮或者黎塞留号这样庞大的战列舰。

在法国战役第二阶段发起时,由于比历史上延后了二十多天时间。黎塞留号总算完成了全部的舾装工作,并且凑足了燃油与弹药,正在做最后的调试与检验。

法国海军此前和陆军一样,认为德国人内部出现了问题,战局将会出现变化,至少可以保证稳固在目前的相持态势上,战线不会再有变化,说不定还有机会重夺失地。所以法国海军决定,暂时不再急于让圣纳泽尔的那两条战列舰撤离,命令战舰停驻原地,静观其变。

因为这两条战列舰的工程都已经各自到了关键阶段,黎塞留号只需要调整好装弹与火控系统就能立即服役,而另一条让.巴尔号的建造舾装工作也以及完成了95,只差安装调试好主机与安放好主炮炮塔,就能进入收尾工序。如果离开母港,其他的系泊港口不是缺乏相应的设备就是没有相应的零件,这两条战舰的备件、军械、弹药与补给物资都储存在圣纳泽尔以及周边区域的仓库里,离开母港所有这些工作都将停滞。

鉴于法国政府的错误判断,使得法国海军也盲目地觉得圣纳泽尔被占领的可能性不再存在,达尔朗决定将这两条船继续留在母港,尽可能的加快建造与调试速度,并且从各舰队抽调一批海军官兵前往圣纳泽尔,一边调试一边开始训练,争取早日让这两条强大的战列舰加入海军序列。

但是就在黎塞留号刚做完最终的调试工作,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事情发生了。德国人突然对魏刚防线发起了全面的进攻,法国人再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前线部队几乎一触即溃。

开战不到一天时间,成千上万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的陆军溃兵就浩浩荡荡的涌入了圣纳泽尔市。港区里遍地都是穿着褐色大衣背着各种包袱,满脸凄惶,空着双手的士兵。

陆军残兵们互相踢打着,争抢着登上撤离港口的运输船的机会。哪怕是一条小型摩托交通艇上都挤上了一个排的士兵。一条渔船由于载人过多,直接翻沉在了码头边,落水的陆军士兵在水中没有来得及挣扎几下就被沉重的军大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黎塞留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