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科幻未来>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四百五十四章 罗马之乱(六)

“全都给我听好了,最后再说一遍,上岸之后不要停留在海滩上,所有人都跟我往前冲,到达海岸公路后就地构筑防线。”道尔少尉扶着登陆艇舷侧的加强筋,大声的对同艇的战士们喊道。

“明白了,长官。”士兵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我可不想看到西西里海滩上的滑稽剧,再一次在我眼前发生,你们都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明白了,长官。”这一次士兵们回答的有些凌乱,还间杂了一些笑声。

“很好,最后三分钟准备。”少尉腾出手来,抬腕看了看时间。

“不要因为海岸上没有敌人防守就掉以轻心,我可不想看到哪位同志在这地方送掉小命。”道尔抬起头看了看头顶的天空,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温暖的阳光洒在碧蓝色的海面上,登陆艇轰鸣着摇摆前行,船头和船舷溅起的浪花飞沫泼湿了士兵的衣襟,风中弥漫着一股略带腥味的海水气息。

没有机枪扫射也没有炮火轰鸣,透过装甲跳板上的观察孔望去,海岸边的意大利渔村一片祥和宁静,让人无法相信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

第一波登陆艇正在向着海滩飞速逼近,海滩上突然升起了一根红色烟柱,发出信号的是在十二小时前隐蔽登陆的突击小组,红色烟雾代表先遣队已经完成了任务,安其诺和内图诺这两座紧邻的渔村,此时已经处于德军的控制之中。

“这群家伙明显是在向我们炫耀,看来这次也不会发生战斗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得意忘形,上岸后按照原定计划,立即在公路两侧建立起机枪阵地。”道尔回转身,把手枪重新收回了枪套里。

此时空中传来一阵发动机的尖啸,四架梅赛施密特109排成指尖队形,从一百多米的高度掠过登陆艇的头顶,战斗机在步兵面前摇摆了几下机翼,随即飞快的向着海滩方向飞去。这是从撒丁岛起飞前来支援的空军部队,除了担任空中掩护的战斗机群,登陆部队在需要时,还能得到岛上一个中型轰炸机联队的空中火力支援。

道尔少尉踩在两箱手榴弹上,向船舷边探出身躯,手中高举起一面红色的信号旗。

“连长看到信号了,他正在向我们挥手。”排副端着望远镜说到。

“好了,我们涉水上岸,记住我前面说过的话,带好各自随身的装备,下船时相互检查一下。”道尔少尉跳下弹箱,伸手扶住了船舷。

此时的安齐奥还不是未来的那个度假圣地,现在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意大利渔村,村子的面积不大,村里只有三百多户居民,因为缺乏燃油加上法国海军的封锁,这几周渔船大部分时间只能停靠在港口里。渔民失去了日常的生计,不少人拖家带口跑到罗马城里碰运气去了。

安齐奥附近的海底很平坦,德军选择了从安齐奥到内图诺之间一片三点五公里长的海岸作为登陆区,因为两个渔村原本就建有一排浅水码头,等到德军工兵部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固之后,完全能够满足登陆部队初期使用的需要。

法国海军还特意从马赛拖来了几条浮动码头,等到固定在岸边之后,可以用来卸载一些重型的装备,比如跟着来凑热闹的一个法国b1-逼s坦克连。

法国人对这种坦克在战争中的表现很满意,正在准备恢复生产这种昂贵的装备,据说法国陆军计划与施耐德公司签订一份七十辆b1-逼s型的采购订单,用来重建在欧洲战争中被德军重创的第一和第二后备装甲师。

这两支部队在战争初期打得非常顽强,给德军的轻型装甲部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伤亡,德军当时装备的一、二、三号坦克所配备的火力,对于这些厚甲巨兽来说只能算是挠痒。

但是法军司令部的僵化指挥让这些坦克在整条战线上疲于奔命,德军很快就发现并摧毁了法军的后勤补给单位,在德军快速穿插的闪电战面前,法军装甲师的编制被打散,这些重型坦克在耗尽了最后一滴燃油之后,不是成为德军斯图卡和重炮的靶子,就是在弹尽粮绝之后落入了德军步兵之手。

话题扯远了,再来看看德军的登陆部队,这一次德军依旧投入了西西里岛登陆时担任主力的非洲军团,德国重返非洲已经成为必然,没人胆敢阻挡那位上帝使徒的脚步。英国人需要德军帮助维护欧亚之间的交通线,当然也要为此付出一些报酬,德国当年的殖民地被欧洲各国瓜分,现在到了把这些土地还给主人的时候,英国预备先交还德属东非的土地,那里将会重新竖起德意志的旗帜。

德军的非洲军目前编制内有两个步兵师,第二十六和第三十一步兵师,这两个常规步兵师并没有什么特殊,只不过他们在到达非洲之后将进行摩托化整编。

非洲军的装甲部队暂时只编入了一个第二十一装甲团,这是今年一月刚组建的部队,由国防军第七和第三十五后备装甲营整编而成,原本陆军司令部准备在它的基础上编成第二十装甲师,不过因为德军步兵单位正在重新编组,暂时还抽调不出装甲师需要的步兵、炮兵与工兵单位,鉴于目前非洲方面并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德军的目标,所以暂时就把这个装甲团单独编入了非洲军建制。

这是个崭新的坦克团,拥有二百二十九辆各型坦克,因为编成较晚,所以部队的主力车型是捷克制造的38t-e/型坦克,数量足有一百二十一辆之多,同时这个团还拥有三十一辆四号初期型,足以应付敌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四章 罗马之乱(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