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玄回京,气焰依旧嚣张,径回中书省办公,官员们对他毕恭毕敬。
他没打败仗!
不但无过,反倒有功,他还将军权及早交给冯小宝,冯小宝打赢了,也有李敬玄的功劳。
他一回到洛阳,惊见洛阳成为了一个大漩涡,保冯小宝的、参冯小宝的,都有代表找到他,请他出面,说李相公在洮河道前线,最有发言权。
参冯小宝的的御史们更是觉得冯小宝取得军权,必有内情,试图诱惑李敬玄说出内情来,好给冯小宝以落井下石,让他万劫不复。
而想保冯小宝的的人同样觉得有内情,请托李敬玄时有点胆气不足。
无论是哪一方来,李敬玄都带着高深莫测的笑容,说他自有主张!
……
很快地,双方都知道这位中书令在进见皇帝时态度,他把先前对冯小宝说的话:“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对天皇天后说了一遍后评价道:“本朝的御史们就是那些妇人!”
他的话尖锐无比,说出来天皇处置冯小宝的话,那岂不成了晋襄公!
他的话是如此之有力,引发御史们的强烈反弹,沸反盈天!
参他!参他!
御史们疯狂地嚎叫着,象一群狂狗般围殴李敬玄!
说他空费巨额国帑,临战逃脱,不敢对战吐蕃(这是真的),而假以称病(这是假的),将军权乱委他人,有负圣望!
等到冯小宝进入京城,听到的消息是李敬玄去职,被贬为卫州刺史的消息!
听得冯小宝愕然,知晓事情的来由后私对杨成献道:“李公被我夺权,却为我等说了公道话,因此被拖累,我之过也!”
“不然,此乃朝廷有意所为,李公得罪朝廷深矣,不过是找了个由头,遂将他去职!”杨成献指出道。
冯小宝嗟呀不止!
……
因为朝中对冯小宝的争议很大,冯小宝立下诺大的功劳,到京后只得兵部侍郎武承嗣接应,再无其他重臣。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甚至洛阳街道静悄悄的,人们都不知道这批立下大功的将士们到来。
而且武承嗣言论中颇有阴阳怪气,听起来很不爽。
这位武家子对冯小宝眼红得紧(绝大多数的人都眼红冯小宝),加上他曾经以为唐军兵败,他给朝廷作预案处理,正说得手舞足蹈时,冯小宝的胜利传来,让他有沦为小丑的感觉。
对付这等小丑,冯小宝是手到擒来,他不过将小丑姑妈(武则天)送给他的随身玉配晃一晃,武小丑立变武小狗!
与冯小宝很快地称兄道弟,卑微屈节,态度转变之快,令人不齿。
不过冯小宝也没必要对他还以颜色,毕竟小人有时也是蛮给力的。
“小宝啊!你立下这等功勋,绝对不用担心朝廷不公,事实上,朝廷对你们非常看重,对你们的赏赐从优,绝不打折扣!”
“至于那些弹劾你的奏折,天后将他们统统驳斥,说你的功绩比霍去病还要大,封大非川名正言顺,并不逾越!”
武承嗣将得知的内幕炫耀地说出来,还不住地套冯小宝的话,他(冯)怎么会有他(武)姑妈的随身玉配?
“朝廷这么看重我们,我们也就放心了!”冯小宝说道,对于他(武)的套话,冯小宝就是不回答,让他(武)心痒痒的。
……
都是军人不用过于讲究,他们直接下榻于左卫军营里的接待馆舍,安顿下来,李谨行首先告诫诸人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们打过大非川之战,得封大非川,活着回来,是天大的恩赐!
不要过于奢想,不要有所愤懑,不要口出怨言!小心谨慎,想要做些什么的话,等到朝廷的封赏下来再说。现在嘛,白天最好就是在军营里打牌,晚上睡觉!谁若出去惹事,莫怪我言之不预!”李谨行不愧是老军头,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乖乖地呆兵营里寸步不出,让外面的有心人无计可施。
各路军头闻讯纷纷前来拜访。
先前打过交道的右卫的武三思;左武卫将军李成;右监门卫将军阿史那雄霸;还有阴险的左金吾卫将军丘神绩统统都来了,冯小宝以礼相待,一一与他们谈起大非川之事。
细致地描述战争的艰难,敌人的强大,战士们的英勇。
对于封大非川则是一笔带过,少作炫耀。
更对朝廷表示恭顺,说相信朝廷自有公断。
他的态度很自然地给到来拜访的一些官员们写成奏折,送达到天皇天后的御案。
加上他们往洛阳进发行程中的表现(不入州县,不见官员,只住驿站),同样让天后天后知晓,使得他们连连点头。
这冯小宝,立下大功,却不骄不燥,相当沉稳,孺子可教也!
两世为人的冯小宝知道年羹尧是怎么死的,他当然要避免这种结局。
怎么扯到年羹尧那里去?
年羹尧,清朝的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再往上就是王爷了),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功劳极大,深得雍正皇帝宠信。
然而,年羹尧为人骄纵,在赴京途中,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到得京城,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
最过分的是,他在雍正面前,态度骄横,无人臣礼。
为人臣者此等行径,不死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