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腿又称谭腿或弹腿,《拳经》里介绍说,弹腿是武术基础的训练项目之一,因此许多门派初练武的弟子,都会先学弹腿。
看这个介绍,弹腿似乎是属于那种流传很广的大路货武功,就像小说里描写的如少林寺的罗汉拳,许多练武的也大多会。不过林旭对此倒也不太在意,对他来说,能学武就已算是很不错,大路货就大路货,也总有得练,比他之前欲学无门强得多。
何况,即便是大路货的普通武功,只要能练得好,也一样很厉害。就像《天龙八部》里,乔峰在聚贤庄一战中,还不是一样用小说里很大路货的“太祖长拳”一样大杀四方。
说到这个,《拳经》里的那篇“三十二式太祖长拳”似乎应该就是《天龙八部》里所提到的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的那个“太祖长拳”,也是套大路货的武功。按这个水平而言,《拳经》里所收录的,似乎都是放在以前来说,属于大路货级数的武功,没有算是特别厉害的真传秘传之类。
想想也是,按《拳经》中的“序”来看,这书是民国时候出的,那时候学武还讲究个传统,讲的是师徒相授,门派传承。真正的武学精华与高深武功,自然不可能随便拿出来刊印发行。
不像另几本,都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的。新的国家体系,已没有那么深的传统、门派之见,尤其七、八十年代时所风行的气功热、武术热都有些国家的倡议引导在内。这个时期所发行的相关书籍期刊中,便颇藏有些不少真传。过去珍若敝帚的一些秘籍、真传,在这大浪潮的影响下,也可能某个门人脑袋一热就发出去了。
不过,这些林旭其实也都不太在意。低浅高深的,他现也都还没什么眼力与见识去判断。反正能有的学,对他来说就已是很不错。何况便真是低浅也没关系,对于他这个初学者来说,不正是要由低浅的所学起吗?
就像弹腿与太祖长拳这两门大路货的武功,林旭觉得也正好适合他这初学者来练,太过高深与复杂的,他现在也练不了。而且这两门即便在过去是大路货,放到现在来说,怕也算是有点高深的了。反正他现在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身边有谁会使几招这些大路货的武功,别说这两门了,就是随便会个三拳两脚,有些庄稼把式的他也没遇见过。
唯一算是有点儿本事的,可能就是住在庙后面的他们村里那个五十来岁的蒙古人了。据说为人凶悍,会点儿蒙古摔跤。出去放羊的时候,腰里常别着把蒙古弯刀。
这个人说来也算是林旭他们家邻居,他们家在庙东边,那蒙古人家就在庙后面,两家相邻处也就一墙之隔。只是门户开的不相近,一个在这条胡同里,一个在另一边街上,所以也没什么太多来往。
这蒙古人据说是以前蒙古那边闹饥荒时逃荒过来的,然后被村里一家人招作了上门女婿。但结婚五、六年后,那家女儿却是便得了重病去世了,而那蒙古人倒也挺有孝心,就此奉养两个老人,当作自己父母一样,直至他们终老。他以前的名字村里也没什么人知道,但因入赘改了姓关,起名叫作关巴图。
“弹腿十二路”。
林旭在笔记本第一页的中央处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五个字,《拳经》中所写的乃是“潭弹十二路”,不过既介绍又称谭腿或弹腿,他更欢用这个“弹”字,便直接换了。
弹腿因是流传很广的一套武功,以前许多门派初练武的弟子都会学这弹腿,作为打基础的功夫,所以一些门派中便也因此把这弹腿的招数做些改变,加进些自己门派的特色,或结合自家门派的一些基础武功,使之贴近于自家武功的路数,同时也更适合于自家弟子练习。
这样一来,虽是同一套弹腿所流传开,却因此而有了许多流流。甚至连路数都不一,流传的便有十路、十二路、六路几种,不过还是以十路与十二路较为普遍。其流派则有临清、少林、精武、教门、通备等等,因流传甚广,尤其盛行于北方。所以俗称的“南拳北腿”,其中北腿便是指这弹腿功夫,也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拳经》里所收录的这篇弹腿功夫,是由武学圣地少林寺所流传出来的少林十二路弹腿。按《拳经》中的介绍,据说还是结合了罗汉拳中一些招数改进所创。
林旭看了这句介绍后,忍不住便是一笑,心想这可当真是非常经典的大路货武功之集合啊!
少林寺诀为:“头路出马一条鞭,二路十字鬼扯钻,三路劈砸车轮势,四路斜踢撑抹拦,五路狮子双戏水,六路勾劈扭单鞭,七路凤凰双展翅,八路转金凳朝天,九路擒龙夺玉带,十路喜鹊登梅尖,十一路风摆荷叶腿,十二路鸳鸯巧连环。”
每一路都各有其练法与几招应对敌人不同攻击的变化,不过招式都是属于大开大合,刚劲有力那种。不以招式的变化精巧取胜,而是以攻势迅猛、快速有力、爆发力强为要。练到高深处,出腿如风,双腿轮开有如风轮,倒也十分厉害。
“头路出马一条鞭”。
林旭又另起一行,在笔记本上记下这几个字,然后仔细去研读细看这头路的解说文字。遇到不认得的字或不懂的意思,便查汉语大词典。又另寻了个旧本子,以反面当草稿纸,在上面写写画画。直到完全把这头路的解说文字意思弄明白了后,这才按照自己的理解所译,以白话文在笔记本上把这第一路的弹腿重新记录。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