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陈卿所言甚好,朕会派出使臣出使安南,告诉黎季和安南的大臣大明即将出兵征伐他们,同时晓瑜其国内的士子百姓,使其不与大明天兵为敌。”允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妥当。”众人均说道,不论文武。本来征伐安南这场肯定会出动很多军队的战争也不可能隐瞒得住,不如光明正大的告诉黎季:我之后要去惩罚你,洗干净脖子等着。
“礼部的陈卿,从行人司挑选一人,后日出发前往安南晓瑜逆臣黎季。”允吩咐道。
“是,陛下。”陈迪答应道。
“户部的齐卿,马上开始调集粮草。南那边要筹集许多粮草,西也要筹集许多粮草,另外还需海运粮草到雷州府、钦州府、琼州府等地。”允又吩咐道。
“是,陛下。”齐泰也答道。
“诸位爱卿,既然此事已经决定,从今日起就无需保密了,各位大可和自己的亲友诉说此事。”
“暴卿、李卿等诸位爱卿,接下来朕要商议出兵之事,除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兵部三位爱卿外,其余爱卿就退下吧。”允说道。
“是,陛下。”暴昭、李仁等人躬身答应,行礼退下。其中秋辅官郭镇十分想要参与出兵之事的商议,但允没有开口让他留下,他也不敢私自留下,不甘心地与暴昭、解缙等人一道离开了这间殿阁。
看着最后一个离开这里的解缙身影消失不见,允马上问道:“薛卿、尹卿、李卿、张卿、孙卿,依你们来看,能从四川、南、湖广、西、广五省和州都司(州未设省)征调三十万蛮夷之兵参与对安南之战么?”
“征调三十万蛮夷之兵?”前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李坚一愣,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陛下打算征调多少军队征伐安南?”
“三十万汉军,三十万蛮夷之兵,另外传令占城、真腊诸番国,从南方出兵进攻安南。”允说道。
“陛下,攻打小小的安南何须这么多士兵?臣闻此时安南国内有民约七百万,其国兵马不过十几万,有二十万汉军,再征调十万蛮夷之兵定能攻破安南,生擒黎季父子回京。”右军都督府的陈桓说道。
允摇摇头说道:“就是三十万汉军、三十万蛮夷之兵。”或许攻破安南有那些军队足够了,但处置后续事宜可远远不够。
“陛下,即使朝廷愿意重赏,但蛮夷之民也不愿意一次出动太多人跟随大明去打仗。依臣在地方为官来看,湖广可调集土家人四五万,州都司可调集侗人、苗人二三万,广最多可调集瑶民、黎民万余人。”左军都督府的薛宁说道。
“陛下,臣曾在西等地打仗,西夷民众多,又善于且愿意打仗,狼兵、瑶民征调十万不成问题;四川大约可以征调羌人、夷人二三万。南省,滇东南之地的苗人、傣人、夷人等大约可以征调五六万人。”后军都督府的尹清说道。
“这样算下来,一共大约可以征调二十五六万人。比朕预想的少五万。”允自言自语道。
“陛下,湖广还有蒙古人色目人的士兵可以征调。”中军都督府的孙恪说道:“自从陛下北伐已来,一直有蒙古人色目人投靠大明;洪武二十年征纳哈出之战,纳哈出投降,当时他麾下除了蒙古人外,还有许多色目人,随同纳哈出一道投降大明。先帝为了安置他们,命令在湖广武昌府等地筑房八万间。”
“你是说,色目人能拉出来五万大军?”允的脸色忽然变得有些阴沉,问道。
“陛下,若是仅仅征调色目士兵,恐怕无法有五万大军,但也能有三四万人。”孙恪道。
“那他们一共有多少人?朕说的是人口,不是兵丁。”允又问道。
孙恪此时感觉有些不对,但不明白为何不对,只能比较小心地对允说道:“陛下,因为洪武元年陛下发布命令:‘蒙古色目人婚姻: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所以有不少汉人女子嫁入色目人家中,现在湖广的色目人大约有三四十万人。”
“什么!皇爷爷还有这样的命令!”允叫道。
在场的人都有些疑惑:不是正在商议出兵安南之事么,怎么说到了色目人的事情。但既然陛下提到了,陈性善答道:“陛下,确实如此,先帝曾经发布过这样的命令。《大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一中有所记载。”
允听到这话,脸色更加不好看。但当大家觉得他会对此说些什么的时候,他却说道:“此事容后再说,先说色目士兵出征安南之事。朕决定,征调所有可以征调到的色目士兵,出征安南。”
“这样大约就有二十**万蛮夷之兵了。剩余的,诏命加封到南洋的宋王、洛王、蒲王、苏王四王各出兵数千参与征伐安南之战。这样就可以凑足三十万之数。”
“另外征调三十万卫所士兵之事,从四川、湖广、茳西、江、建、广、西、南八省,以及直隶和州都司各征调卫所参战。”
当年路谢之乱的时候允为了能够尽快出兵平定叛乱,所以只征调了江浙一带和叛乱附近的卫所参战,没有如同历史上朱允一样在全国大规模征召军队。
但这次征伐安南不同。征伐安南又不着急,所以允决定动员南方所有的省份,让他们都感受到大明要打仗。
“其中直隶征调上直卫中的金吾前卫、羽林左卫、虎贲左卫和府军右卫,京卫中的天策卫等六个卫,其余诸省也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