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血战甲午>第十章 谁困住了谁

天空中北美野马ov-10d飞得很高,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大号的风筝。这架ov-10d虽然在外形和动力上和它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父辈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它航电已经对比早先那些机型有了质的飞越了,特别是“道具组”给它安装的用于无人机的高清摄像系统。让它在高空中也能清楚的看到地面的情况,不用像它的爸爸辈的北美野马一样去超低空飞行抵近侦察了。

郝大建把飞机拉升到了升限高度,尽可能的增大空中侦查的范围。李思锋用高清摄像系统观察着地上的情况,确认了日军暂时没有向目标区域增派援军的动向。

“这里是秃鹫1号,侦查范围内未发现日军增援的迹象,请指示。”李思锋向指挥中心汇报了侦查的结果。

“秃鹫1号,扩大侦查范围,找到日军主力,天黑前尽量收集基地为中心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形信息。”

“copy(收到并照办)。”

地面上,吕向阳也收到李思锋的侦查报告。日军没有增援,仅有的兵力躲在了600米开外的松树林。

两片林地中那块空地上,原先受伤的骑兵已经不在哀嚎,也许都已筋疲力尽,也许是得不到救助已经绝望,又或者死透了。

重伤的马匹全都被吕向阳安排人射杀了,干过骑兵和骑警的他,实在忍受不了那些曾经和他朝夕相处的动物躺在那里无助的悲鸣着。

接到命令的精准射手们很快就把战场上受重伤的马匹一一点名,很快这些无聊的射手又把这个点名游戏的范围扩展开来。

学着伊拉克和阿富汗那些武装分子的小把戏,他们用他们m25狙击枪点射那些企图出来救援伤员的日军骑兵。

叭,一声枪响就带走一个日军的性命。虽然m25不是专业狙击枪,但是这不足600米的距离内,这些精准射手几乎百发百中。

被7.62毫米全威力步枪弹击中日军瞬间失去行动能力,救人不成,反而成了等待救援的一员。

摄于对面步枪点射的命中率,日军不再有人冒险跑出来救援伤员了。但是仍有人偷偷摸到林际线上,躲在比较粗壮的松树后观察对面的敌人。

这让山地部队的射手又找到了新的游戏,他们先是用m25狙击枪去射击那些躲在树后的日军。然后他们发现子弹在飞行了600多米后,很难击穿比较粗壮的松树。于是他们换上了m82a1狙击步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巴雷特反器材步枪。这次巴雷特惨无人道的杀伤力,大大地震撼了日军,他们不再蠢蠢欲动了,完全没在松树林深处。

吕向阳完全没有阻止手下这些游戏的意思,人道主义什么的,是和人谈的。对面是在华夏犯下累累罪行的日军,他们中的某一位说不定日后就会成为金陵那场屠杀中的一个刽子手。

在收到绿漆区指挥中心增援将至的信息后,这场射杀游戏更是到达了顶峰。即使日军已经不敢在往林际线靠近了,但是射手们仍通过松树的间隙,逮到一点射击的角度就开火。日军黑色的军服在深秋的树林中,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到了最后,日军几乎不敢站立着活动了。

小池俊一靠在松树林中的一个小土坡下,那些躲在树后仍然被对面敌人击中的士兵,身上那些可怕伤口让他已经顾不得体面了。那些伤口根本不能称之为伤口,应给说是血肉模糊的洞。

战友们惨烈的死状,让幸存下来的日军士气跌到了谷底。士兵们或趴或躺在树林里,彼此不再说话交流。这诡异的安静,压迫得让透不过气来。

小池俊一痛苦地回忆这场遭遇战的前前后后,仔细地回想每一个细节。短短的十几分种的战斗,在他的指挥下,就葬送了帝国近两百的精锐骑兵。他必须要有一套完美的说辞,否则他的前途就完了,即使他是华族出身,调往预备役虚度光阴就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上月的23号,也就是1894年的10月23日上午八时三十分,帝国第二军第一师团在日本联合舰队16艘军舰掩护下,分乘16艘运输船由大同江渔隐洞扑向花园口。小池俊一也是那个时候踏上了华夏的土地。

登陆非常的顺利,清军根本没用组织反登陆的作战,只有少许的清军骑兵在远远地侦查。在遭到帝国骑兵的驱赶后,清军骑兵就转身逃走,完全没有对战的迹象。日军骑兵甚至把军马随意地放到登陆地附近的草地上,任由马匹自由吃草。

鉴于清军的这些表现,小池俊一估计他们第二军在辽东半岛的作战要比第一军在朝鲜作战时更为轻松。当时他在想,夺取旅顺这个亚洲第一要塞后,自己应该要升大佐了吧。也许让国内家族的人再活动活动,升少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按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大将的计划,帝国陆军将分两路处出发,对金州城形成钳形攻势。一路沿着金州大道出发,一路则绕行清军防守薄弱的复州,沿复州大道攻击金州城。

由于是迂回金州城的侧翼,需要绕行比较远的路线,大山岩大将把第一师团绝大多数的骑兵,都调拨了给了这一路的指挥官大寺安纯。而沿金州大道出击的部队由乃木希典少将指挥,他只获得了少量的骑兵用于侦查。

在乃木希典少将的这支部队里担任侦查骑兵肯定抢不到多少战功的,所以小池俊一理所当然地加入了大寺安纯这支进攻部队。虽然第一师团骑兵大队的大队长秋山好古也在这支部队里,但是小池俊一毫不担心抢不到战功,华族,


状态提示:第十章 谁困住了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