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伪装之王>第0119章 寻找组织

自1933年9月份开始,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指导下,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对江西中央红军发起了第五次围剿,红军仓促应战。

第五次围剿持续了将近一年,中央苏区根据地在逐渐地缩小,此时,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王明等人,拒不接受毛、朱的正确建议,采取了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的“正规”战争来代替人民战争,使中央红军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在围剿红军的关键时候,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的这次秘密军事会议,主要是在第五次“围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兵力部署。

蒋介石在德国顾问塞克特将军的策划下,制订了一个彻底剿灭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这次会议就是贯彻此项计划。

会议在离圩场不远的一个礼堂内召开,整个庐山牯岭,都置于严密的警戒之中。

200多名与会者,都是来自江西、湖北、河南、湖南、山东五省的省主席、部队司令、军师长、高级参谋。

冯晨作为徐恩曾的临时机要秘书,全程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治厅厅长杨永泰、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两人负责会议的布置工作。

会议整整开了一个星期,一个完整的合围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就此形成。

计划由民党150万军队,对以瑞金、于都、会昌、兴国为目标的中央苏区根据地,在指定的某一日,同时从四面八方突然合拢包围。

整个包围半径,距离红色首都瑞金150公里。

这个包围圈是有严密的部署,在地图上划分了很多编了号码的格子,哪个部队在何时何地必须到达地图上的某个格子所指定的位置,都有详细的标注。

到达指定位置的部队,必须按照规定,立即布上铁丝网,预留缺口,构筑火力网及碉堡群,并分段建立粮草、弹药、仓库、绑带所、中继站等等,这些细节都极为周密地布置到各个作战部队。

计划确定,一旦包围圈形成,各部队便依照命令,每日向瑞金中心地带推进7到8公里,每推进一华里,要布上一重铁丝网,每五公里筑一道碉堡线,碉堡的设置要构成极为严密的交叉火力封锁网。

计划每个月向纵深推进25公里,六个月便能进逼到红都瑞金,而红都瑞金届时四周将竖起300重铁丝网,30重碉堡线,难以计数的障碍物。

为了防止红军突围,计划中又规定,每重铁丝网之间的防守,要绝对保证,不但设置有大量的碉堡,布置地雷阵,还调集1000辆美式军用十轮卡车,随时分配到各部队使用。

作为“铁桶计划”的前奏,在包围圈尚未完成之前,剿共指挥部将派出12个师的机动兵力,同红军纠缠,迷惑红军,争取包围部署的时间。

一旦包围圈形成,这12个师立即撤退,同时断绝除军事需要外的所有交通要道,断绝红军的一切外来物资来源,封锁苏区的消息。

蒋介石如此规模巨大而又布置周密的军事计划,与以前的四次“围剿”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会议结束时,蒋介石致闭幕辞,他兴致勃勃,自信地讲道:“现在剿共大业已握胜券,望各方负责人积极执行会议的决策,毕其功于一役!”

在场的200多名与会者,个个摩拳擦掌,气势汹汹,要在这次铁桶围剿计划中,彻底剿灭中央红军。

冯晨了解到整个“铁桶计划”后,心里暗暗吃惊,事关中央红军的命运,怎么才能把这个计划第一时间报告给中央呢?

可是自己已失去了上线,安志达同志又不知身在何处,怎么办?

在庐山开会时,冯晨一直在考虑着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同组织上接上头。

回到上海的当天,冯晨终于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作家沈熙。

其实冯晨很早就清楚,作家沈熙是地下党员,在作家蒋怡被捕以后,冯晨更加确信,沈熙就是上海文化界党组织的负责人。

仔细权衡利弊后,冯晨决定冒险去拜访沈熙,他要说服沈熙帮助自己,尽快同党组织取得联系,把情报及时传递到中央苏区去。

当晚,冯晨来到沈熙的住处,敲开房门,沈熙看到门外站着的冯晨,明显大吃一惊,盯着冯晨问道:“冯先生,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

“沈先生,你让我进门再说。”冯晨望着堵在门口的沈熙回答道。

沈熙很不情愿地把冯晨让进屋内客厅的沙发上坐下,给冯晨倒了杯茶水,这才坐在冯晨旁边问道:“冯先生,究竟有什么急事,劳你大驾,晚上来找我?”

“沈先生,我知道你是党员,我今天违反组织纪律,冒然来找你,确实是有很重要的情报,我需要同上级组织联络。”冯晨开诚布公地回答说。

“冯先生,你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什么党员?什么上级组织?请你马上离开我家,否则我会报警的!”

沈熙寒着脸发起了脾气。

“沈先生,我知道你之前一直对我有所误解,可是关乎到组织纪律,我也没给你过多地解释过,事情紧急,你必须帮助我。”

冯晨迎着沈熙怀疑的目光,诚恳地给沈熙表白着。

“实话告诉你,沈熙同志,我进入社会局是接受组织上的指示,去作卧底的,我之前的上线郑良才,前不久被苏成德秘密杀害,我的直接领导安志


状态提示:第0119章 寻找组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