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新三国翔龙风云录>第二十四章 龙三顾奉孝佐(一)
,赵云、张辽站于一旁左右守卫着。程昱说道:“原来是在虎牢关前大显神威的卫侯吴骏三兄弟,昱也是久仰了!昱乃一村夫,奈何卫侯识得?不知卫侯何故要见奉孝?”吴骏叹息道:“当今天下大乱,贼寇四起,骏来颖川就是想来寻访像仲德和奉孝这样的大才,是想求定国安邦之良策也。不知仲德有何良策?骏洗耳恭听,还望仲德不吝赐教!

程昱笑道:“卫侯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卫侯欲使奉孝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且卫侯锋芒过于外露,不知隐晦,恐遭天下诸侯所忌也!”吴骏听后叹服:“仲德所言,真为高见。但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怎可贼势大而畏惧不前?”程昱又说道:“昱乃山野之夫,天下大事,不足妄言!”吴骏听出程昱的弦外之音,但还是要努力一把,对着程昱说道:“仲德此言差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仲德乃世之大才,怎可安老于此山间?若仲德不嫌骏才疏学浅,骏恳请仲德出山助我,以匡大业!”

但程昱还是不为所动地说道:“承蒙卫侯高看!但昱天性愚钝,颇乐闲散,无意功名,容他日再见。”说完,程昱站起身来欲走。吴骏虽然看到程昱对自己有些不爽,但还是继续相问道:“骏多谢仲德赐教,即如此,仲德慢走!但不知奉孝到何处去了?”程昱回答道:“昱今日前来也是想要拜访他的,也不知奉孝到何处去了。恕昱不敬,先行一步了。”程昱说完,跨上毛驴哼着歌谣扬长而去。赵云和张辽对程昱举动颇为不满,但吴骏心中十分清楚,虽然自己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是每个人都看好自己的,看来自己还得努力啊。吴骏与赵云、张辽只好打马而行。吴骏后来才知道程昱,原名程立。曾在年少时,他给一位相术大师算过命相,说只有遇到名中带“日”的贵人,才能飞黄腾达,于是程立更名为程昱。后来当曹操到兖州后,便招程昱,程昱一话不说便答应了,之后成为曹操军中少有的智将,也为曹操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这是后话,也是后来“秘营”里的情报人员探得的程昱鲜为人知的秘密。

吴骏领着二弟和三弟回到山下客栈后,又带了十余日。在这十余日里,吴骏三人分别到了颖川郡的颖阳县、阳人县、阳翟县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其险要之地一一和两位兄弟探讨和熟记于心,日子倒过得很快。“大哥,我们已经在此地带有将近一月,但大哥和文若所说的郭先生,我们竟未见一面,长久下去,并非良策。”赵云知道自己大哥历来重视人才,但若是耗在此地,庐江的众人定会着急,所以在一旁提醒着自己大哥。“大哥,二哥言之有理。不知我们是否还需上山拜访郭先生?”身为三弟的张辽也看得出二哥赵云的焦急之心,也出言相问道。

“二弟、三弟,大哥知道你们的心意。但奉孝乃当世大才,不得奉孝,于心不安啊。我料想奉孝并非不在家,而是要考考我们的诚心,明日我们三人再去一访。”吴骏猜想经过自己三兄弟的两番拜访,郭嘉应该知道自己的来意,只不过海在试探自己罢了。历来但凡大贤之人,怎可轻易出山?古有周文王多次求见姜太公不果,最后才在渭水河畔得遇垂钓的姜太公;后有刘玄德三顾茅庐,才请出“卧龙”诸葛,此二人均被明主的几番诚意所感动,才下定决心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吴骏料想郭嘉也是类似之人吧,所以还是决定上山拜访他,自己无论如何也要请到郭嘉郭奉孝!

第二天一早,吴骏三兄弟策马往山上郭嘉茅屋而来。三人到宅前,吴骏下马扣门亲问童子道:“不知今天先生在家吗?”童子对吴骏三兄弟比较熟悉了,赶紧把他们三人请入屋内后,斟茶看座后答道:“先生三日前回过一趟,小子已经把三位来访之事向他禀明。先生昨日又出去了,临走之时吩咐小子:若三位将军再来,可把来意写于纸上,留书于先生!”吴骏听完,对郭嘉暗暗称奇,“鬼才”真不愧为“鬼才”,竟然能多次精准地掐算自己三兄弟的来期,难怪在历史上能“言中霸王薨”!

吴骏听后大喜,知道自己离目标不远了。吴骏接过小童的笔墨纸砚,在宣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一首后来令郭嘉和世人称奇的《破阵子·颖川寻奉孝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赤龙飞快,弓如破日弦惊。扫逆除贼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2)赵云、张辽和小童在一旁看后,也暗暗叫好!

(注1:《陋室铭》本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作者对其进行了改编。

注2:《破阵子●颖川寻奉孝赋壮语以寄》本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作者对其进行了改编。)

谢谢各位书友对我龙成羽丰的大力支持!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我每两天会完成一章的内容。请大家多多支持!我的邮箱是,我qq号是624506023。《新三国翔龙风云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龙三顾奉孝佐(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