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府邸的朱元璋已是肃面萧杀,为了他的妻儿,他必须早日铲除陈友谅这个对手,他派人找来张天佑。
自从郭天叙去世,张天佑虽然投靠了朱元璋,但是备受朱元璋冷落和其他将领的排挤,他没想到自己还有被重用的一天,听完朱元璋的吩咐,他激动地拍着胸脯发誓保证完成任务。
张天佑赶到罂子口,陈友谅仍然拒不迎战。他略一思量,找了几个大嗓门的士兵如此这般安排一番。
几个士兵顿时变成了说书先生,讲的正是陈友谅带着兄弟做土匪反被一个小姑娘打劫的糗事。除了添油加醋地讲述之外,这些士兵还在故事结尾嘲笑道:“陈友谅你真是个窝囊废,昔日|你栽在国公夫人手里,今日|你又栽在国公手里,你连一个女人都斗不过,还活着做什么,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如此传了三天,不仅朱元璋的士兵都知道这个故事,汉军也人人皆知,一个个顿时羞得面红耳赤。他们倒不是气愤自己的皇帝曾经做过土匪,而是气愤陈友谅做土匪都做得这么失败,难怪这次率领六十万大军还会输给朱元璋。
一个亲信实在忍不住把外面疯传的谣言转告给陈友谅,陈友谅还未等他说完就勃然大怒,拔剑刺死此人。
那是一段刻苦铭心的耻辱,陈友谅以为自己早已淡忘了此事,然而听到有人提及,他所有的记忆瞬间变得清晰。他还记得自己匐在马粪上求饶的情形,他还记得自己被剥光衣物扔上马背的模样……他又想起卢龙山曾被朱元璋包饺子,接着江州失陷,鄱阳湖战败……
新仇旧恨连番在陈友谅脑海中浮现,他的牙齿咬得格格作响,握剑的手颤抖不停。他瞪着血红的眼睛大口喘气,他的理智告诉他应该忍耐,可是他的怒气却像火山爆发再也忍不下去,他连战术都没有安排就嘶声力竭地下令:“出战!”
盲目的反击并不能扭转乾坤,陈友谅的军队刚刚冒出罂子口,就遭到迎头痛击,只得又缩了回去。
如此冲了几次都攻不破朱元璋的防线,屡战屡败的形势对陈友谅越来越不利。加上军中粮食渐渐短缺,众人皆露饿色,终于有一天,陈友谅手下两员大将见大势已去,干脆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泄愤。
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命令全军优待俘虏,承诺会将俘虏全部释放,如果有些俘虏受伤了还会派军医救治。
许多俘虏从此不愿再回汉营,都不是傻子,陈友谅暴桀,朱元璋仁义,现在汉军节节败退,回去被陈友谅逼着出战还是送死,不如就留在江左军,起码还有活命的机会。于是许多汉军纷纷表示愿意归附到朱元璋的军中。
那些被释放的汉军回到汉营就后悔了,虽然在朱元璋的营中是俘虏,但是有人管吃还有人为他们治疗伤势,回到自家军营,别说疗伤,连饭都吃不饱。明显的差距让这些士兵忍不住私下抱怨,早知道就不回来了。
比较的人越多,汉军愈发军心动摇,明眼人都看出陈友谅已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整个部队的士气跌到谷底。
此时的陈友谅还没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输给了天时地利,他从未想过决定胜利的最关键是人和。他以为他有精良战舰,百万雄师就能征服江南;他以为他能用武力控制一切,包括将士的言行。
然而他少了朱元璋拥有的一样东西——人心,他甚至不知道人心是什么东西,他的概念里只有权术、暴力和杀戮。谁不服气、谁不听话就杀谁是他信奉的教条,他对将士们没有感情,将士们自然对他也没有感情。他和将士之间只是利用关系,他利用将士打败对手,将士利用他混口饭吃而已。
可是现在陈友谅输给了朱元璋,被困罂子口,军粮殆尽,许多将士开始考虑还能不能在他手下混到饭吃。消极、逃跑、反叛的情绪在汉营中弥漫,就像恶性循环越演越烈。
陈友谅不是傻子,他注意到将士们跟他说话的语气不再像以前恭敬,将士们看他的眼神也不再像以前畏怯,甚至带点野兽的凶光,就像当初他对待徐寿辉的态度。
他深感不安,悄悄对唯一还能信任的张定边说道:“这些人已有反叛之心,朕必须尽早退回武昌。事到如今只能孤注一掷,冒死突围。”
七月二十六日,陈友谅率军由南湖嘴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回武昌。
然而早有手下将士走漏消息通知朱元璋。
朱元璋一边派人死守南湖嘴,一边派军镇守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置大舟火筏于江中。堵住陈友谅退路。
陈友谅逃命要紧,顾不上士兵,甚至连家眷也没有带,只带着张定边偷偷渡到湖口,到了湖口才发现江中有大舟火筏拦路,只得改走泾江,谁知此地早有傅友德伏兵阻击。
陈友谅的首级价值千金啊!傅友德喜得差点流口水,吩咐手下士兵千万不能放过这条大肥羊。他自己更是操|起家伙驾着一艘小船就迎上前去。
陈友谅的亲信急忙还击,但是傅友德的眼中只有陈友谅,对这些伤害居然忽略不计了,他就像看到一个裸|体美女一样欣喜若狂。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都化身为狼,恶狠狠地扑向楚楚可怜的陈友谅。
江上呼声震天,四面八方都有敌人猛攻,陈友谅左冲右突,始终打不开生路,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突然一支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