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
大伙全都把头低了下去。
这是早晚的事,田丰曾多番劝说袁绍舍弃邺城,可是袁绍一味不听,如今张燕和曹操南北夹击,把冀州步步蚕食,袁绍的地盘已经所剩无几,形势已经回天乏术了。
就算大罗神仙来了,也救不了袁绍。
“你们…今日这是怎么了,往日每当议事的时候,你也有主见,他也有话说,吵吵嚷嚷,争执个没完没了,怎么现在反倒都没话说了,莫非都哑巴了不成?”袁绍急的咬牙跺脚,见大家都不吱声,袁绍又急又气,心中越慌乱无助。
许攸心里暗暗合计“冀州怕是要易主了,这个时候,管那么多闲事做什么,多捞取些好处才是最紧要的,究竟是该投奔曹操呢,还是去依附袁术,又或者去投奔吕卓?”
选择越多,越是无法抉择,许攸一向贪婪,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究竟投奔谁好处最多,他心里也没底。
逢纪想了一会,心情焦急的抬头看向袁绍“主公,危急之际,只能去求助吕卓了!”
“吕卓?”
袁绍摇了摇头,脸上浮出一丝苦笑“他现在贵为总督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可谓春风得意,风头正劲,如何还能把我放在眼里,怕是巴不得盼着我被人灭掉吧。”
一来,袁绍之前也当过大将军,现在吕卓也是大将军,在袁绍看来,自己这个日薄西山的大将军,在吕卓眼里一定非常碍眼。
再者说,自从刘虞死后,袁绍声望一落千丈,他现在的名声已经大不如前,跟吕卓比起来,何止天壤,而且,吕卓拥护的是正统皇帝,而袁绍,则是叛逆之徒。
这才几年的光景,想当年,吕卓和袁绍同时撺弄刘虞称帝,那个时候,袁绍压根不把吕卓放在眼里,可是现在,吕卓红的紫,势力日益膨胀,兵多粮广,地盘也多,而袁绍,则是日薄西山,败亡在即。
逢纪见袁绍心灰意冷,忙劝道“主公,我想那吕卓是个聪明人,我们若是败了,一旦被曹操夺取冀州,这绝不是吕卓希望看到的,虽然我们冀州跟吕卓也曾经有过诸多摩擦和冲突,但是,我们两家毕竟打了太多的交道,那吕卓于情于理,都会出兵帮我们一把,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逢纪不才,愿去淮南跑上一趟。”
“哦?元图,你可有把握?”袁绍问道。
逢纪为了给袁绍希望,也为了鼓舞众人的士气,用力的咬了咬牙“主公放心,凭我这两行伶牙俐齿,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马到功成说服吕卓出兵。”
“好,鞠义,你带兵护送逢纪出城,不得有误!”
逢纪一拍虎胆,高声应诺,直到逢纪走后,袁绍的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依旧七上八下,没个底儿。
逢纪走后,田丰沮授马上带人加紧守备,沮授又献策绝不可把兵力都集中在邺城,否则一旦被围死,只能活活等死,虽然身边兵力不多,袁绍不得不分出两万兵马让高览沮授去了城外。
而许攸回到自己家中,马上给曹操和袁术各写了一封信,他想看看,究竟谁能给他的好处更多。
曹操收到书信后,当即冷冷一笑,不屑一顾,如今他兵强马壮,大军即将团团围住邺城,压根就不需要别人帮忙,何况对许攸的品行,曹操也非常反感。
三国中赤壁大战,曹操形势处于绝对的弱势,许攸来投,献计奇袭乌巢,那对曹操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此一时彼一时,曹操占据绝对的上风,若许攸真心投诚,他还可以接纳,可是许攸信中言辞浮夸,公然索取官职,此等行径,曹操非常厌烦。
曹操当即把书信撕的粉碎,然后丢进火炉里烧了个精光。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处境,人的做法就会截然不同,假若刘备春风得意占据中原一半的领地,他还会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曹操自以为马上就能拿下邺城,自然有理由对许攸不屑一顾。
信送到张燕手中,张燕也没放在眼里,张燕拥兵数十万,就连曹操他都不正眼去看,许攸的信自然懒得理会。
两封信,都没有得到回应,许攸顿时傻眼了,不仅如此,张燕还“好心’的让人把许攸的信原封不动的送到了袁绍的手中。
袁绍看到许攸写的书信后,勃然大怒,不由分说,就下令把许攸满门全都砍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