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处民居。
窗外阴云密布,雷声阵阵,似乎有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然而那黑压压的乌云只是压得很低,预料中的暴雨却只听得楼梯响,却不见人下来。
狭小的房间里没有点灯,显得有些阴暗。当外面完全黑下来之后,屋内的光源就剩下数十台显示器所散发出的幽幽蓝光。
屏幕上所监视着的,正是白衣青年下榻的酒店,无数带着耳机的青年人正在忙碌的将听到的情报记在纸上,由专人分拣、汇总,最后装订成册放到老王面前的桌子上。
老王没有翻看桌上的文件,手中端着个破旧的铁皮茶缸,正撩开窗帘,望着外面的阴云不知道在想什么。
“……老王啊……”学着模样的老夏凑过来,“这cia怎么跟电视里演得不一样啊?他们就这么把秘密放在大家眼皮底下?”
闻言老王微微皱了皱眉头。
的确。
这次的情报获取格外的轻松,cia根本就没做任何欺骗动作,从接到这批人开始就通过非官方渠道请求了法国人的帮助,然后就那么大摇大摆的拉着这些外星人出了海,还大张旗鼓的包了一整艘邮轮慢慢悠悠的驶向这里。
在此期间,各国情报界除了力所不及(如印度等)的和不敢参与的(如日本韩国等),几乎都被这批外星人的消息调动了起来……不说别的,光是在目标区域安装摄像头的时候就碰到了好几拨同行。
对于各国几乎把触手伸到眼皮底下的行为,cia丝毫没有不满的表示,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任由各国u窥探。
最开始各国的探子还小心翼翼的怕别人发现,但监事资源是有限的,最好的角度也就那么几个,一来二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家在私底下也就半公开化了——反正美国人也没什么表示。
这也是为什么接老王的年轻人说的,现在这种时候不高调反而容易引起大家的误判,到时候被群起而攻之反而不美。
“……我看电视上演的,cia不是在世界各地都有那个——安全屋吗?他们怎么不把人藏起来?”老夏依然兴致勃勃的说着,丝毫没有发现老王已经走神了。
“是啊,为什么呢……”老王忽然觉得自己好像马山给就要抓住重点了。
cia在全世界的情报网络非常厉害,中东到欧洲,从日韩到中国,遍布世界各地的监控网络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围上来。
而与之相对的,自从苏联解体后就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美国在情报收集上相提并论的了,即便闻到些不同寻常的味道,但往往也是事后诸葛亮。
按理说,如果cia想将这批人隐藏起来,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
那么……他们如此大大方方将这些外星人摆出来是什么意思呢?
“……斯诺登说美国人建设监听网络,可就算他们全世界又有什么用?我用固定电话不就监听不到我了吗?真是白花那个钱……”老夏依然没完没了的说着。
他,并不是情报界的人士。
夏裕民,中科院院士,潮汐理论研究小组副组长——说是小组,但其实一共就4个人,其中两个还是兼职。
这一次老夏来到这里,还是他自己要求的。用他的话说就是理论研究一万遍,不如实地看一眼。这次行动的风险,在来之前他已经“充分考虑过了”,并且表示“为了祖国的强大不吝于献出生命”。
然而下飞机没多久老夏的心情就像外面的天一样说变就变——坐了办公室一辈子的人,突然见到有个活生生的人死在自己面前,那种震撼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再加上这几天蹲在这个小屋子里,老夏压抑坏了,警卫们睡觉时都手不离枪的紧张也感染了他,所以尽管他总喋喋不休很讨厌,可老王却依旧忍着他。
“固定电话也会被监听。”老王随口敷衍着老夏的问题。
“我不信!他还能挨家挨户安窃听器?”
“不用窃听器。cia还可以黑进民用电话网络直接截取数据……就算不动用黑客手段,派几个特工带着机器,几百米内无屏蔽措施的的电子设备、电缆也都会被监听。”
“这……这么先进?”老夏目瞪口呆。
“那你以为为什么要搞网络光纤化改造?”老王一边说着,一边喝了口茶水,“战争的硝烟从未散去啊老夏……只是现在的战争,普通人已经看不见了而已。”
说着,老王忽然转过头来,直勾勾的看着老夏。
“干……干什么?”老夏有点心虚。
“其实……”老王脑海中闪过了那个定格在25岁的倩影。
“什么?”
“算了。”老王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痴人疯话,不听也罢。”
“……”
“领导,这个您得过来看看。”
忽然,一个年轻的声音打断了两位中年人的对话。
“来了。”
老王勉强一笑,深深吸了口气,整理好心情来到屏幕旁边,去看向屏幕。
“这是……码头?”老王眉头一皱,“运的什么东西?”
“初步估测是金属制品,但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但这批东西是从南极洲运来的,在此之前从未见过这集装箱。”
“南极!?难道是……”老王心神俱颤。
“不好!要出大事!!”
……
“其实……”老王脑海中闪过了那个定格在25岁的倩影。
手机阅读:http://m.81ks.cc/96202/
发表书评:http://www.81ks.cc/96202/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节16 欲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苍狼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