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娱乐之最强大脑>第377章 干翻老大哥
园丁还是很有逼格的。

不过这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也有槽点,就是讲座氛围很违和。

网友们抑郁了,你说一档文化讲座,你们那些观众时不时地举起一堆灯牌和荧光棒是几个意思?不觉得这与节目的基调和定位格格不入么?

这一点瑕疵直接给苦苦等待素材的小编们非常大的惊喜,这次不用编新闻了,直接批判吐槽就可以了。

对于各平台上出现的这类吐槽批判新闻,新江卫视很冤枉很无奈:怪我咯?

李凡也很冤枉很无奈:怪我咯?

(嗯,怪你!)

周二播出的这期收视率3.13,周二播出的第二期,收视率继续维稳,达到3.11,而周六晚上播出的第三期,收视率依旧维稳,达到3.16。

连续三期,收视率稳如磐石,这只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节目播出即巅峰;其二,李凡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打拼,他的粉丝基础已经打实了。

业界对于李凡早已经研究透了,这一年来,但凡李凡参加的节目,甭管是收视率在3以上的全民综艺跑男和极限,还是普普通通的收视率零点几的访谈类节目,只要李凡参加,那期节目收视率基本全部破3!

甚至业界还给李凡取了个“三哥”的美誉,可李凡怎么想也觉得“三哥”有点儿不好听。

马强则说,“你可以理解为‘一夜三次哥’嘛,是不是diao爆了?”

李凡撇嘴:“切,我就这点儿本事?”

众人纷纷白眼,心想你上过战场么?

一档文化讲座类节目,连续三期收视率稳定在3.1左右,成为本周内最受期待的综艺节目之一(之所以加个“之一”,因为这一周李凡前期录制的其他节目也上线播出了),除了业界普遍的阵阵惊叹外,还有些人已经危机重重了。

京城电视台科教频道(jctv10),《百家讲坛》节目组正在开会,会议开得死气沉沉。

作为讲座类综艺的领航者,突然间被远在千里之外的新江卫视踹了一脚,京城老大哥坐不住了。

会上,大家开始认真分析,《西方历史浅谈》是怎么做到3.1的收视率呢?

内容?

可内容上,李凡所讲的未必比百家讲坛讲师所讲的精彩很多吧?

节目风格?

也不至于吧?用个超大演播厅,运用了演讲所用的,或者钢琴大师,这些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功效吧?

李凡的吸引力?

再吸引也吸引不到3.1的收视率吧?1左右还能理解,这可是3啊!

华国真的有那么多喜欢看历史的粉丝么?

其实就败在李凡身上了,虽然华国并没有那么多人对外国历史感兴趣,可是,谁说,看李凡的讲座是奔着学知识去的?

《百家讲坛》麻爪了,怎么办呢?

自己这文化讲坛老大哥的光辉形象不能就这么丢了啊,得想办法!

工作人员道:“总编,办法倒是有,复刻它!”

韩总编不高兴,心道咱们是老大哥,是京视,复刻地方台?开什么国际玩笑?

韩总编抹了把脸,问道:“怎么复制?”

“咱们可以做档《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嘛,也是以这种演讲的庞大规模进行,为了和新江卫视不一样,咱们每期讲坛换位明星,都李凡这类风格的讲师。

主要是“克隆”李凡,其他都是次要!”

韩总编点了点头,点子还凑合。

制作人程英道:“咱们先克隆李凡,大家现在找出下一批李凡吧。”

然而,会议都要结束了,别说找到下一批李凡了,连下一个都没找到。

所有进入大家脑海中的未来讲师,没有一个合格的。

能接近李凡帅气的可没什么文化,能接近李凡才华的长得又对不起到场观众……总之,李凡在华国独树一帜。

像李凡这种,集才华、容貌、知名度、粉丝基础等各方面优势于一身的年轻人,华国没有第二个啊!

制作人低下了头,叹了口气:“哎,都说人家李凡火,物以稀为贵啊,人家火是有原因的!

怎么办呢,虽然追求3.1的收视率不可能,但怎么也得有所动作吧?难道就这样让新江卫视打个措手不及?咱们可是京视啊!”

总编眯着眼睛,沉思良久才道:“办法不是没有!”

程英道:“快说来听听!”

韩总编:“既然打不过,就把他请来吧!”

室内一时无语。

……

李凡收到《百家讲坛》节目组橄榄枝的时候,他正躺在寝室床上看电视。

这天晚上是周六,电视里正播放着一档访谈类节目。

节目里的明星以前默默无闻,都是二三线的演员,典型的观众叫不出真名但是脸熟那种。

三位演员正在讲述着拍戏中的趣闻,他们来自于同一剧组,都是正在播出的《流金岁月》的主演。

《流金岁月》,这是一部被各大卫视抛弃而被新江卫视最终购入版权的电视剧。

随着《西方历史浅谈》的播出,《流金岁月》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西方历史浅谈》的巨大流量分出的一小股直接成全了它收视率黑马的名气

已经播出的四天时间内,《流金岁月》收视率持续走高,周二晚0.81收视率,周三晚0.93,周四晚1.04,周五晚1.11,

一档现象级电视剧就此诞生,《流金岁月》的几个主演一时间知名度飞速提升。

当然,这部电视剧质量还是很硬的,之所以不入其他著名卫视的眼,


状态提示:第377章 干翻老大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