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顺着涡河大堤,越过玄武镇继续前走,可见一片竹林,竹子的色调和晚霞的红晕,使涡河又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气氛,而竹子风度翩翩的倩影和晚霞那瑰丽似锦的光芒,又使涡河在人们心目中倍增亲切;几条小渔船归航了,在河面划开了一道波光粼粼的水纹。
半碗虬龙汤妯娌二人谁也不喝,惹得大家不欢而散。
可是,稆勺又不敢把虬龙汤倒掉,一直放到灶台上没人过问……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第二天清晨,稆家坟是静谧的。当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稆家坟便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晨。
此时,村里的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涡河岸边的柳树低垂着头,柔顺的接受着晨光地淋浴;挺拔的小叶子杨树,像健壮的青年舒展的手臂;草丛从湿润中透出几分幽幽的绿意。多么美好的的夏末秋初清晨啊。
这时,从西南来了一位老婆婆。
那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她躬着腰,一只手拿着根棍子,另一只手挽着竹篮,时而咳嗽几声。
身旁一位十多岁小姑娘带路,她脸色苍白,如有病容,虽然阳光如霞,照在她脸上仍无半点血色,更显得清雅绝俗,姿容秀丽无比。
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
此时,一见那姑娘,各人心头都情不自禁的涌出“美妙绝伦”四字来。
她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姑娘。
二人闯进院子。
可怜的声音喊叫着;“大嫂行行好吧,只因家里遭水灾,庄稼都被大水淹死了,颗粒无收,无奈才出来逃荒要饭。”
老大媳妇正在厨房洗锅,闻听有人说话,随抬头看看;原来是一老一小两个讨饭人站在厨房门口。
随回答道:“来的不是时候,我正准备做饭,没有剩余的饭菜给你们,”
“大嫂行行好吧!大嫂行行好吧!”
老婆婆不听这些,好像不给吃的不罢休似的,一直站在厨房门口嚷嚷着。
“你啊怎么办,饭没做熟,”
老大媳妇把刷锅水倒掉,添了两瓢干净水。
而后到院子里抱了一抱柴禾,准备烧火做饭,继续劝说;“真的没有剩饭剩菜。”
老婆婆不听这些,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用嘶哑的声音道;“俺孙女已经两天两夜水米没进了,此时受凉发高烧,可怜可怜吧,请大嫂赏口饭吃。”
小姑娘流着眼泪,可怜巴巴地站在厨房门口不肯离开,嘴里继续喊叫着;“大嫂行行好吧!大嫂行行好吧!”
“行好,我是想行好。”老大媳妇终于被小姑娘的喊叫,喊软了。
她东瞅瞅西望望,没什么现成的,即同情的解释着;“没赶上饭时,确实没什么吃的,”
小姑娘听了大嫂的回答,感觉遇到好人,不像有些人,看到讨饭花子,恶言恶语往外赶,有的还放狗追咬。她却细言细语的回答,说明确实没有吃的。
她瞅了瞅厨房里的前前后后,终于发现灶台上,那儿放着半碗残汤,随抬起瘦弱的小胳膊指了指道;“大嫂!把灶台上的半碗剩汤给俺吧。”
“给你……”老大媳妇端起又放下来。
她清楚;这半碗汤关系重大,因为这半碗汤,夫妻争吵差点动手打架,稆勺非让媳妇喝掉,自己怎敢随便送人,如果他问起怎么办。
小姑娘见大嫂端起又放下,怎能错过机会,再次嚷嚷:“行行好吧,大嫂……行行好吧,大嫂……”
恰在这时,稆勺从堂屋里出来,闻听讨饭女子苦苦哀求。
他看了看小女孩,瘦弱身子,怪可怜的,即向媳妇道;“你们妯娌都不喝,送给她喝算了。”
老大媳妇闻听所言,心中暗喜。
她正害怕稆勺还会让自己喝掉呢,都在灶台上放了两天一夜,过夜的食物是不能吃的,不知有多少老鼠、蟑螂、灶鳖子、老婆虫和蚂蚁爬过,多脏啊。
讨饭女孩不怕脏。
老大媳妇把泥鳅汤端起,还说两句好话,“其实,我早想给她,可不敢,没得到你的允许怎能随便送人。”
“啥法子,你们妯娌都不喝。”
这时,老大媳妇把虬龙汤送给小女孩;“这是泥鳅汤,给你喝吧。”
“谢谢大嫂!谢谢大嫂!”
小姑娘双手接过虬龙汤,嘴里连声感谢,如获至宝,哪儿管什么过夜不过夜,只要能充饥,填饱肚子就行,饿得实在受不了。
好不容易讨来半碗泥鳅汤,一饮而尽,剩下的骨头和鱼刺,她舍不得丢掉,立即腾出一只手捞起,放到嘴里“咯嘣,咯嘣”地吃起,比那山珍海味还香呢。
更让她感到奇怪的是;泥鳅骨和刺竟然又软又脆,好像鲜嫩的海蜇皮,那根根长刺,简直就是鱿鱼丝,又脆又甜,从没吃过的美味佳肴。
一点不剩的统统咽下,而后舔了舔碗,又舔了舔手指。
最后用袖子抹了一下嘴巴,当即趴下,磕了一个响头,“谢谢大嫂救命之恩!”
“唉!”老大媳妇叹了一口气,饿得怪可怜啊。
她望着小姑娘,拉起婆婆一溜烟地走了。
小姑娘姓马,她哪儿知道,自己喝下的是天空下凡的虬龙。
就这半碗残羹,改变了马氏的一生命运。
马氏自从喝了虬龙汤,一发不可收拾,好像美容汤在身体里发挥了效力。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