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大明天子录>第116章 政事堂议政

“能用的人太少了!”待商辂走后,朱祁钰摇头,满脸无奈,很多事情都需要做,都需要改变。可是,手底下能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就让他不得不将一些事情延后进行。

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保证这个国家持续强盛,不受外敌侵犯的基础。而强大的经济能力,则是养活这支保家卫国的强大军队的最有效保证。当二者相辅相成,能够形成一个良形循环的时候,当权者手中最恐怕的暴力机构就形成了。

经过数十年的暗中积蓄力量,一朝浮出水面,又历经将近一年的努力,对现在的朱祁钰来说,他已经完全能够做到了这一点。

六万龙骑禁军,二十万镇国军,二十万镇守军以及警察部队,还有如今正在南北大营接受整训改编的三十万镇国军,以及数量不等的镇守军,警察部队和生产建设兵团。

军队已经有了,而且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朱祁钰的手中。

北大营内,有一处特殊的场地,他们被和其他营区隔离开来,进行的操练也和大营内其他士卒不一样。

这是现在在北大营集训整编的所有军队中第一个完成改编,并且早早就有了编制的军队。

第一个完成整编的军队,第一个集训的军队,第一个被命名的军队,第一个刚一完成整编,就有了师长的军队,数个第一让这支还未形成战斗力的军队的名字响彻南北大营,就是军委会都高度重视,皇帝更亲自接见了这支军队的师长,足见其重视的程度。

这支军队名字暂时叫内河海军第二十三师,师长是王英,朱祁钰亲自任命的。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朱祁钰组建的第一支海军,之所以叫做内河海军,是因为这支军队还不足以在大海上立足,先在内河上磨砺一段时间,在将他们放到海上,成为真正的海军。

尽管心中迫不及待,但是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海军想要形成战斗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

说起这第一支未来的海上力量的师长王英,那可是大有来头。

其祖上王景弘是永乐年间的大太监,长期担任南京守备,王祯和王英都是他的儿子。

其中,王祯在永乐二十年选跟太监郑和,王景弘等下下过西洋,擒获过伪王苏干刺等。永乐二十二年升锦衣卫左所正千户。宣德七年王祯去世。没有子嗣,弟弟王英袭成了哥哥王祯的锦衣卫正千户职位。

王英虽然没有下过西洋,对于海战却不陌生。知道朱祁钰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人才的落雁在整编锦衣卫时发现了他,就将他提到了京师,朱祁钰亲自见过之后,对他也非常认同。直接就将他提到了上校军衔,统领第一支海军。

在这支内河海军中,大部分都是沿海,江南等地卫所内习水性的官兵。甚至,有些还曾在内河缴过匪,还有的在近海区执行过军务。

有了基础条件,如何让他们尽快熟悉,然后形成战斗力,是王英首先需要考虑的。朱祁钰可是说了,三个月后的他们就要进驻内河,展开第一阶段的实训。

士兵们正在玩命的操练,都是一些基础操练课题,现在他们还没有系统的接触到水战的训练科目。王英拍拍手,冲着手下的万余名士兵道:“皇上说了,虽然眼看着四海平静,八荒太平,但是要居安思危,更要努力操练,不要忘了练兵备战,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平时的懈怠,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是要用鲜血来还帐的。”

“别人有没有战争,本校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本校知道,我们内河水师一定有打不完的仗,立不完的功勋。如果战事一起,谁要是掉链子,不要怪本校无情,直接将他给赶出内河海军,我们内河海军不养废物和软蛋。”

王英大吼一声:“听到没有?”

“居安思危,努力操练、、、、、、”众将士们大吼。

、、、、、、

军队的整编如火如荼,因为有了经验,进展速度比第一次整编二十万大军时快了不少。

另一边,政事堂内,于谦等政事堂大臣都在,杨善作为后补辅政大臣,也有参赞政务的权利,故而也在。

“都说说吧,该怎么样收拾皇上扔给我们的这个烂摊子?”说话的是萧镃,他曾掌管户部,知道朱祁钰这道免税的圣旨颁布后对朝廷的影响,并不像在乾清宫里说的那么简单。

“其实,也不能算是烂摊子。皇上有意改革,如今朝廷不缺钱粮,倒是不妨一试。”说话的是高谷,他对于免税,免劳役倒是很认同,认为这是惠及百姓的无上良策,皇上心里装着百姓,百姓自然爱戴皇帝,朝廷可以因此瞬间减少很多麻烦,一些原本有些尖锐的问题也会因为这道圣旨迎刃而解。

“其实,下官倒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杨善适时开口;

众人都看向杨善,知道他是一个会揣摩皇上心思的,除了口德不太好之外,办事能力还是有的。

“说说你的看法!”于谦道;

“皇上自继位以来,甚少插手政事,除了朝廷军事以及朝廷部衙的一些改革。但是这一次为什么如此强势,除了对政事堂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满之外,更大的原因则是给政事堂制造压力,好让政事堂迎难而上,不要在墨守成规,按着旧式的处事方法做事。”

见众人陷入沉思,他道:“说白了,皇上就是要借着这次独断专行的免税事件让政事堂做出改变,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政事堂都要改变一些施政思


状态提示:第116章 政事堂议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