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古来万事东流水>第3章 朝中风云边关雷,九战从此四夷服
”李元也是奇怪,于是问道。

“吾皇,微臣虽自幼习武修文,所读者皆是儒家经典,兵书战策未染之。”于蓝诚道。

“原来如此!”不读兵书的武状元,也是第一次见,李元念道。

“吾皇,臣请战,克日赴齐州。”李铭说道。

“臣亦愿往之。”林斌道。

“吾皇,臣虽未读兵书,但知纸上谈兵之事。兵贵神速,调兵需时,臣愿先领八千轻骑以阻敌兵而待后援。”

“八千?”众人一惊。

“爱卿,此乃国之大事,不可轻言。”李元说道。

“不错。”众人附和道。

“微臣知轻重,更知远近。京城虽有兵将十万余,但不可尽往齐州,只得抽调部分兵马,其余需沿途征调,需时甚长,恐贻误战机。臣于取京师八千轻骑,日夜兼程,可十日赶至天门关。此时便可与关内将士前后夹击,即便不胜,亦可拖延时日。望吾皇恩准!”于蓝分析了情况,于是说道。

“于大人,所言甚是。”

“有理!”

“可行!”

“既然如此,于卿听令,朕封你为平戎大元帅(虚职),领先锋职,克日率八千轻骑赶赴齐州,救援天门关。李卿为副帅,待调兵完毕,即率十万兵马,与于卿会合。林卿为大将军,负责沿途征收兵马,运送粮草。”李元说道。

“臣领命!”三人回道。

“兵部尚书为监军,与李卿同往。”李元又命令道。

“臣遵旨!”

“此战事关国本,天下兴亡,绝不可败。”李元喊道。

“臣等誓死报国!”

(5)

“臣先行告退,立往军营取兵,赶赴齐州。”于蓝上前道。

“于卿忠义爱国实为可嘉,朕再赐你宝剑一柄,望卿一举荡平西戎。”李元随即命人取一柄镶有翡翠之银剑,亲自呈送与于蓝。

“谢吾皇!”于蓝忙接着。

“取兵,需兵符。”就在于蓝欲退出议政殿之际,兵部尚书南宫路说道。

于蓝又问南宫路取过兵符后,走出皇宫,往城外兵营去。京师虽四门皆有兵将守卫,但兵营位于南门外。于蓝一出宫门便取过马匹,奔赴南门,同行者还有皇上身边数名近卫。

有兵符,又有皇上数名近卫传达皇上口谕,于蓝很快便取得八千轻骑。

取完兵将,于蓝要求兵将皆换长矛或长戟,又或多带一长兵器。于蓝并未说明缘由,只言兵贵神速,克日启程赶赴齐州。

军前竖起一大一小两面旌旗,大旗书李,乃国号,小旗书于,显然是主帅之姓。

于蓝一行,从京师天华城出发,一路往西,日夜兼程。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期间未作停息,只是每到一城便更换马匹,饮食皆在马上。三日未到,于蓝一行已进入齐州。第五日黄昏,天门山已可见。

天门山有两座高万仞之险峰,山顶积雪,山石洁白,远观如刀刃。天门关则位于双峰之间山下。

“元帅,天门关就在前面天门山下。吾等快马加鞭,可入夜前击退敌军。”于蓝身旁一将士说道。

于蓝细看,原来是日前殿上报信之年若而立之兵士。

“不知大哥身居何职?”于蓝问道。

“未将不敢。未将只是天门关守将镇西大将军麾下一副将而已。贱命陈苟,大伙都叫我“狗头”。”陈苟听到于蓝如此说道,甚是惊讶,忙说道。

“陈副将,传令下去,就地安营,生火炊饭,食饱再战。”于蓝自然不会称之“狗头”,只是说道。

“元帅兵贵神速,为何?”陈苟不解道。

“先传令下去,此事入夜再说。”

“入夜?”

陈苟虽说惊讶、不解,但还是传令下去。

众人于是开始分工扎营、做饭、或休息。众人连日赶赴天门关,途中仅是在更换马匹时稍作休息。

“众将士,连日奔波,吾深知大伙已是疲累不堪,但救国而忘身,兴邦而舍命,乃忠君报国也。此时众人可尽情休息,准备作战。”于蓝喊道。

“忠君报国!”众人喊道。

(6)

在众人休息之际,于蓝走向陈苟。

“陈副将!”

“元帅,有何事吩咐?”陈苟见于蓝叫自己,又是一惊,忙回道。

“不知附近可有不经天门关而可以越过天门山之地?”

“这是为何?”陈苟不禁问道。

“末将知罪!”陈苟说完就知道自己犯错了,下属竟敢问元帅意何,于是忙恭声道。

“何罪之有?此事不妨告知汝。吾有一计,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即遣一队人马越过天门山,绕到敌军之后,与关内守军前后夹击,可败之。”

“善!可此事难办。”陈苟听到于蓝妙计后,不禁赞道,但又细想此事非易,又说道。

“吾之欲知有路否?”

“有。只有吾等经年守关查山者方知,但此路难寻而险。”

“汝可一一道出,画一图佐之,便可寻得。”

“请听末将一一道来。”于是陈苟把自己的经历及小道之况告之于蓝。后又作一图予于蓝。

“陈副将听令!”

“末将听令!”

“现在立即选出一百名身手矫健,年轻力壮,最好是会武功的。”

“末将马上去挑选。”于蓝是雷厉风行之人,陈苟亦办事迅捷,不一会便选出百名兵士。

“汝等随吾走,陈副将便领剩余人等赶赴天门关见守关大将军,告之今晚子时三刻出关直奔敌营,与吾


状态提示:第3章 朝中风云边关雷,九战从此四夷服--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