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太后,老年丧子,在悲恸之余,又见大将军府众人,独揽朝政。
董家余部,日益式微。
大将军何进,更是权倾朝野。
众人见少帝唯唯诺诺,朝臣们更是嚣张跋扈。
何进掌朝三月,地位日益稳固,朝堂之上,一言九鼎。
号令百官,莫敢不从。
董老太后迁居永安宫后。
就派遣心腹,传诏张让等十常侍,秘密进宫,以秘法应对,咄咄逼人的大将军何进。
接到董老太后的宣诏,张让等人,匆匆忙忙的,进入了永安宫。
董老太后说:“何进和他妹妹,要不是因为我的抬举,他们怎会有今天呢?”
现在她的儿子,做了皇帝。
内外臣僚,都是何家的心腹,何家权势太重了,我应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张让说:“娘娘您,可以亲自临朝,垂帘听政!”
加封皇次子刘协,为陈留王。
加封国舅董重大官,并掌握军权。
重用我等十常侍,与会朝政,则大事可图。
董老太后听了,张让等人的话之后,心中大喜。
第二天,就是大朝会之期。
董老太后,摆驾温德殿,颁布懿旨:
加封皇次子刘协,为陈留王。
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
张让等十常侍,共同干预朝政。
何太后见董老太后专权,为了避免婆媳矛盾,更想要趁机,缓和婆媳关系。
于是,她就在长秋宫中,专门摆设宴席,邀请董老太后赴宴。
酒至半酣,何太后站起了身来之后,就对董老太后,拱手拜了拜,随后又说:“妈,我们都是妇道人家,不适合参预朝政。”
前汉初年,高祖的发妻吕太后,因为掌握重权,所以迫害重臣,顺者昌,逆者亡。
然而到了最后,宗族一共千余口人,都被斩杀弃市。
现在的我们,本是孀居之人。应当深居九重宫内,以免让人闲话。
朝廷大事,可由大臣元老们,自行商议,这才是国家的大幸。
希望您能够,听我一句劝。
董老太后听完之后,怒不可遏的说:“你因为嫉妒之心,所以用鸩酒,毒死了王美人,你真以为行事机密,大家都不知道,你的恶毒心肠吗?”
现在又倚仗着,你的儿子是皇帝,和你哥哥,大将军何进的势力,竟然敢胡言乱语!
我现在有董重掌宫禁,又有二十万西凉铁骑,作为外援。
想要杀掉你们兄妹,就象翻一下手掌那么简单!
何太后也大怒说:“妈,我以好言相劝,您反倒这么说,如此这般,不识抬举,倒是让儿媳妇,何以自处呢?”
董老太后说:“你们兄妹,是杀猪宰羊出身,本是卑贱之人。哪里会有什么,高明的见识,竟然敢教训起本宫来了呢?”
一对婆媳,争吵不休!
张让等十常侍,急忙上前,劝董老太后,回转永安宫。
何太后气不过,连夜召何进入宫。
她把白天宴会上,与董老太后,争吵的内容,全部诉说了一遍。
何太后说:“大将军,董老太后,失去了儿子,一朝失势之后,心里极不平衡。万一她胡作非为,代她受过的,就是你我兄妹二人了。得想个办法,让董老太后,绝了临朝听政的心思。”
何进说:“太后放心,只是这董老太后,事关国本大计。我也不好,自作主张。得与朝臣们,商议之后,再作定夺!”
何太后见何进,老成谋国,于是她就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
何进回到府中,召集陈群商议此事。
陈群谏言说:“大将军,董老太后,起于藩篱,咱们可以,拿这个大做文章呀!”
何进点了点头,交给陈群去安排了。
再一次大朝会。
太傅王允表奏:
董老太后,原来是藩妃。不适合,久居永安宫中。
按祖制,应当送往河间府安置,限期离开洛阳城。
少帝刘辫,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
更何况,他自幼离开了皇宫,与董老太后的血脉亲情,几乎断绝了。
又有何太后,从旁教唆。
最主要的是,他嫉妒二弟刘协,自小集宠爱于一身。
即便是他成了少帝,兄弟见面的时候,刘协的气场,依旧盖过了他。
刘辫心中有恨,他想让二弟刘协,也尝一下,被人抛弃的滋味。
于是就问何进:“大将军舅舅,董老太后,为老不尊,欺凌母后,编排是非。这份表奏,甚合朕意。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呢?”
新进的骠骑将军董重,出列谏言说:“陛下,汉室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故事,为天子必修课。”
董重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少帝继承汉统之后,也不能驱逐董老太后,以免落下一个,大不孝的骂名。
何进大怒说:“骠骑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陛下的家事,你一个外臣,也敢妄加置喙吗?”
刘辫想了想,决定任性一回。
亲笔拟诏:
董老太后,非后入宫,不宜久住永安宫。
着河间旧府,择地安置。
老太后仪冕,着有司收回。
钦此!
张让领了诏书,前往永安宫宣诏。
董老太后,接过诏书之后,瘫倒在地。
很久之后,她问张让:“骠骑将军董重,身居高位,为什么不谏阻呢?”
张让叹了一口气,朝臣大部,依附何进兄妹。
少数明哲保身的人,也恪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