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颠覆晚金>第十六章 西夏的内乱(下)

早在年中的时候,陕西这边已经注意到西夏的进攻节奏越来越慢,而且不断有边境地区的蕃汉居民举家南逃,据西夏那边的赋税已经沉重至不堪忍受,又新定军布制,每家每月须交绢一匹来支持国家继续战争。龙州、西安州等地的居民还每户需为军队养马一匹,这些沉重的负担使得边境居民大批流亡,甚至西夏军队里也出现了海量的逃兵。

年年收效甚低的战争使得西夏的农兵制度近乎于崩溃,原本由国家计口授田的农户纷纷破产,居民大量逃离,农业生产几近停顿。而西夏军队的兵源也日渐枯竭,除去贺兰山的山讹部落继续提供步兵,以及由国家财政全力供养的铁鹞子之外,夏军已经毫无力量,而以上两者的质量也已经大大下降,西夏的战争潜力已经彻底挖掘殆尽,不可能再打仗了。

陕西方面对于这种变化当然感到高兴,不少将领主张立刻对西夏展开进攻,他们还记得高俊的路线图,陕西光军最终还是要东出消灭盘踞河东的敌军的,既然如此,就需要尽快解决后防问题,西夏与陕西接壤地带地形复杂,一不心就会造成崩盘之势,最好提前先对西夏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但是潘正却否决了所有的主动性军事建议,反而要求更广泛的积蓄粮草,发展军队并在占领区实施原本太平军式的改革,均田地,设乡官,行法律。

就连高俊在山东搞的银质货币,潘正也一点不漏的照抄不误,也许是因为陕西太过偏远,当山东的铸币计划偃旗息鼓的时候,陕西地区已经到处是这种亮晶晶的银币了。

前不久,他还派遣许国前往庆州,在当地招募兵卒训练,并且在庆州设立了陕西光军最重要的兵工基地,铁匠铺城北绵延十余里,日夜锻造不停,所修造的盔甲军器全部用来供应陕西光军。

相应的,潘正也在陕西振兴了工商业,并且模仿高俊的sān_jí制度笼络了一批陕西商人作为自己的盟友,为陕西光军提供后勤保障,并协助他重新整顿陕西地区的经济。

但是和高俊早期的状况一样,到目前为止,潘正占据的主要是陕西西部北部的山区和贫瘠地带,对于富饶的关中原野,他却一点都染指不进去,那还是完颜合达占领的地区。

尽管西夏这边已经显露出疲态,但是潘正似乎却丝毫没有进攻西夏的意思,恰恰相反,他现在依旧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上,就在前不久,宣布成立陕西军民元帅府之后,潘正也重新调整了陕西地区的官制。

由潘正本龋任知军政院,赵汝凡担任知民政院,而六政府主席也各有人选:户政府主席张纲,礼政府主席萧邦杰,吏政府主席武祯,兵政府主席许国(兼任),刑政府主席师夔,工政府主席张德直。

事实上,这些饶来源倒是相当单一,都是实行辟举法之后逐渐崭露头角的金朝县令,当初潘正率军西去临洮,路过京兆府,与咸宁县令张纲相谈甚欢,保奏朝廷将其纳入自己麾下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收纳了好几位陕西各地的好县太爷们,构成了如今陕西军民元帅府的文官主力。

一直在积蓄实力,却始终对敌人不动声色,大家都不明白潘正的心思,直到十月初的例行大会上,潘正才逐步透露消息:在之前一段时间,三人团之间通信频繁,并达成了一致判断,西夏作为一个立国近二百年的地区强国,根基十分深厚,不是外力可以轻易撼动的,就算是金、宋这样的大国想要征服之,也要准备三年五载,花费钜万,举十万之师,以才智之人统率谋划,经一两年苦战,才能完成军事上的征服,而之后的善后事宜更是花费巨大。

而陕西军民元帅府所统率的只不过是陕西最贫瘠的那些地区,虽然足以从西夏的进攻中自保,但是并不足以征服西夏,那些党项人也许不会为李遵顼的野心疯狂卖命,主动进攻金朝在陕西的军队,但是当他们要保卫自己的国家时,所爆发的潜力是不能被忽视的。

但也不必灰心丧气,高俊给潘正的意见就是,要等要拖,要让李遵顼更狂,让他自己露出虚弱面来,以现在西夏矛盾重重的样子,只要外部持续给压力,但又不过分刺激之,很快西夏的内部矛盾就会暴露,李遵顼是个妄人,不准就要自掘根基。

实话,潘正义开始对这个判断也只相信了70,但就在十月中旬的时候,他对这个判断已经是100的相信,并对高俊的眼光佩服的五体投地了:西夏果然爆发了大规模内乱,原因很简单,李遵顼想来想去,居然开始对党项皇族们下手了。

西夏国家的来源还是党项的游牧部落,李元昊能够当上皇帝,既源于拓跋家族一直的统治地位,也在于其部落始终兵强马壮,在党项缺中威名不堕。尽管在当了皇帝之后,李元昊就十分自矜的将自己的姓氏定为嵬名(源于李元昊自己的党项名字,一再表明是自己创造了西夏皇族)让皇室从普通的拓跋部族当中脱离出来,但是,拓跋家族一直也是皇族最亲近的人。

为了加强集权,削弱各部族的离心力量,李元昊也一直坚持不懈的增加拓跋部族的力量,而在拓跋部族当中又努力增强皇族的力量。党项有七十二座山,有七十二座盐湖,七十二处牧马的平原,七十二处种粮的河谷,嵬名家都要占去一半。

努力增强皇室物质力量,并且再加上孔孟的教化,物质与精神双重出击,才使得西夏从松散的游牧部落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西夏的内乱(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