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鉴别方法彭青牛在几天前,辨认“赤铁矿”与“铬铁矿”时,就已经采用过了。
所以这一次,彭青牛故意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为的就是促进自己的进步。上一次,他辨认赤铁矿与铬铁矿之时,采用的是一种名为“条痕法”的鉴别方法。
据羊皮书中所说,许多天然矿物都有一种奇怪的特性。那就是矿物本身的颜色与其粉末的颜色不一致。
所以,以此为基础而创造的鉴矿方法“条痕法”,就可以将两种其他性质类似,但其粉末颜色不一样的矿物区分出来。
例如,“赤铁矿”与“铬铁矿”这两种铁矿石。
赤铁矿因为纯度的原因,外表颜色呈褐红色到纯黑色不等,所以有时极易与同为黑色外观的铬铁矿弄混,搞不清楚。
并且两者均同属于铁矿石的一种,有许多性质都是类似的,不是很容易区分出来。这时,就需要用到“条痕法”了。
具体步骤就是敲下部分的矿石碎块,在地面上迅速划过,留下的痕迹即为它们粉末的颜色。
其中,赤铁矿的条痕,即它的粉末颜色为褐红色,而铬铁矿的条痕与他的外表颜色一致,同为纯黑色。
而这一次的辨认“黄铁矿”与“黄铜矿”,本来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条痕为黑色者为黄铁矿,若是黑色中稍带绿色的,则为黄铜矿。
虽然彭青牛这两次使用的鉴矿方法,都是通过“痕迹”来彼此判断的,然而这其中包含的原理却是完全不同的。
“条痕法”是通过观察矿物的细小颗粒,即它们粉末的颜色来加以判断,而用指甲或是利刃划过矿石,则是利用的矿物硬度。
……
通过这几天书中理论与切身实际相互体会,彭青牛渐渐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其实鉴别矿物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
第二步就是区分。
识别是指通过观察矿物的一些极为明显的特征,如颜色、透明度、光泽、形态、或是发光性等,与脑海中所有知晓的矿物一一比对,大致筛选出其中所有符合条件的矿物。
而第二步就是通过一些隐性的性质,将这些矿物再度缩小范围,过滤掉其中不可能的。
这些性质往往包括硬度、条痕、磁性、纹理或是伴生矿等一些不明显的特征。有时,往往第二个步骤会重复多次,直到筛选出特定矿石。
而第一个步骤中,脑海中匹配的矿石又起了重中之重,毕竟如果连第一步都走错了,那后续的所有步骤也都是在南辕北辙而已。
所以,不管这两个步骤中的哪一步骤,都是需要格外谨慎对待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极为考验当事人的个人经验。
这是一门极靠个人知识储备的学问!
穿过一个又一个大同小异的的地底矿道,彭青牛托着那枚发光的小石,埋着头翻阅着手中的两卷羊皮书。
当他走到其中一个平平无奇的地下矿道中时,却是突然间脸色古怪的停了下来。
彭青牛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距离地面很遥远了,这也是没办法之事。
毕竟,上面的地底矿道中几乎全都是以赤铁矿为主的各种铁矿石,彭青牛为了锻炼自己鉴别矿石的能力,不得不一直深入到地底深处。
只有在这里,矿物的种类才足够丰富,更为符合彭青牛锻炼自己能力的需要。
合上书本倒背着双手,彭青牛淡然自若的站在矿洞的中央处,仿佛在等待什么人的样子。
“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今天那东西会再来么?”彭青牛朝四周打量一眼,没头没脑地低语了一声。
足足在原地站了好长一会儿,彭青牛无聊挪动脚尖,轻轻在地面上磨砂着碎石。突然,一阵奇异的响动在此处洞穴响起。
“铛…铛…铛”
“镗镗”
一阵低沉而有节奏的敲打声,从四面八方的矿洞中倏然传来,声音似有似无,传进彭青牛的耳朵里,令他的耳廓微微一动。
“铛铛”
声音继续不停响起,然而在这幽暗的地底矿道之内,那声音撞击在四周结实的岩壁上,形成了无尽回声,根本就无法判断从哪个方位传过来的。
在矿洞中心犹豫着踱来踱去,彭青牛走到靠近一处岩壁的地方,将耳朵轻轻附在岩壁上,仔细听了一听。
“不是这里!”
随后彭青牛沿着此处的岩壁,每隔几丈远就把耳朵凑到岩壁上仔细听一下,接连摇头。
直到绕着四周整整转了一圈之后,他才停止了这样的怪诞行为。
“看来也不是这里的洞穴。”彭青牛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紧皱眉头,轻声细语了一句。
说完,他又抽出别在腰间的那把锋利短斧,脚步轻移,缓缓走到其中一面结实的岩壁之下。
“唰唰!”狠狠的朝墙上劈了两斧子,石屑纷飞掉落,在岩壁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做了个标记。
彭青牛又在原地埋头思考了一阵,转过身去,放弃了他原先四处转悠的方向,而是转身朝另一处幽暗的矿道中走去。
他一手托着那枚月光石,一手谨慎地握着那柄短斧,不一会儿其高大的背影就消失在此处矿道的阴影里。
足足又是过去一顿饭的时间,伴随着一阵“哒哒哒”的低沉脚步声响起,彭青牛的身影又再次回到此处的矿道中。
然而令人感到奇异的是,刚才的那道“铛铛铛”不断响起的诡异声,竟然也不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