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高兴的说:
“公瑾兄之言正合我意。匡琦之败,暴露我军的弱点不少,我要好好整顿一下军队,汰劣拔优,提高部队战斗力!”
会后,孙权立即着手实施,他将一些作用不大,怠于任事之低级将领的部队撤销,合併给有能力的军官。
自己时常或明或暗,去视察军队操练、军纪等情况。
特别让他刮目相看的是别部司马吕蒙的表现。
那日他见吕蒙所部穿着统一的绛红色的军服,十分威武漂亮,军容既鲜亮又整齐,士兵精神抖擞,演习动作熟练,就像一团团火焰在眼前有规律地滚动。
孙权十分高兴,拍手称赞道:
“子明今日让我大开眼界了!”
当即答允给他增拨一千兵员。后来有人告诉他,吕蒙是暗中向人借钱,买来统一服装,才取得了特别的效果。孙权既感动又欣赏,从此对脑筋灵活的吕蒙宠爱有加。
孙权自己年轻,当然也喜欢年轻的部属为己所用,他开始着意培植自己年轻一代的亲信。
20岁的乌程相骆统,字公绪,是孙权最早看中的人才之一。他劝孙权尊贤纳士,多方网罗人才。孙权深嘉他的意见,开始广招才俊,公开张贴布告,聘求名士。一时,四方杰出之士纷纷来投。
孙权的姐夫弘咨,推荐了祖籍琅琊的诸葛瑾。他字子瑜,少时游学京都,事母恭谨,为人谦逊,颇有贤名,且举止风雅,彬彬有礼。孙权任为长史。
张竑举荐了蔡邕的学生顾雍。他字元叹,为人少言寡语,平日里很严肃,看不惯的人和事就会严厉批评,因此大多数同僚不喜欢他。
但孙权认为,此人办事认真很可靠。用他为会稽郡丞,管理政事。
淮阴人步骘,字子山,也投入了幕府,被任主记(主任秘书)。他家贫,靠种瓜为生,从小刻苦自学得以成才。
步骘和诸葛瑾,当时在人才济济的吴郡文士中不算顶尖人物,但仕途顺利,后运居上,诸葛瑾后来位至大将军,步骘则做了丞相,均为重臣之首。
在所有大臣中,除了张昭和周瑜,给孙权带来最大影响,甚至可说是改变东吳政治走向的,是鲁肃。
鲁肃经周瑜引进,在孙策手下还来不及施展才干,就失去了矢志效忠的主公。他灰心失望,又看着华欣、王朗等名士一个个走掉,也准备离开曲阿,听从好友刘子阳的劝告,去投奔霸占巢湖的豪帅郑宝。临走时,他向好友周瑜去辞行。
周瑜很不赞同,极力劝阻道:
“从前马援对光武帝说:当今天下之势,不但君择臣,臣也选择君,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如今正是像您这样的贤才攀龙附凤、大展宏图的大好时候,你为什么要离开吴郡呢?郑宝这种人比比皆是,与讨虏将军相比,不正是萤火虫与明月之争,柴火与红日之较吗?……”
鲁肃听了幡然醒悟,有些赧然:
“不是吾兄教诲,鲁肃差点自误啊!”
周瑜随即向孙权推荐推荐说:
“一个深谋宏猷的国士,赛过无数个一孔之见的小才,鲁肃就是这样的大才啊!愿主公重用他,并且广泛寻求这类人物,来完成鸿业。”
孙权见自己最为器重的周瑜,这样推崇鲁肃,既感兴趣又有些不信。当着众人,与鲁肃简单交谈之下,感觉很投缘。
鲁肃当时26岁,仪容儒雅之中带着英挺,孙权观察之下,心里很喜欢。
众人散去后,孙权意犹未尽,又把鲁肃单独留下来。置酒相饮间,孙权问道:
“当今汉室有倾覆之危,四方纷扰,我想继承父兄遗志,建立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霸业,您能怎样帮助我呢?”
鲁肃放下酒杯,略一思索,说道:
“昔日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想尊奉义帝号令天下,却没有成功,为何?是因为有项羽危害啊。如今的曹操就是当年的项羽,有他当权,将军您怎么能够成就齐桓、晋文之主呢?……”
鲁肃将案桌上盛菜的器皿推在一起,将一双筷子横在空出的一边,指点说:
“这个中间的大簋,就好比曹操,里面盛的将要食尽的熟肉,就像汉王室,四周的小盘就是四方诸侯。您说,汉室还能复兴吗?曹操可能一下除去吗?
“依我看,这筷子就是大江,将军您只有在江东牢牢站住脚,等待天下的变化。
“第二步,趁着北方多事之秋,您可以进剿黄祖,攻伐刘表,将整个长江势力范围据为己有,与天下强藩鼎足而立。
“最后建立帝号,以图天下,这就是高帝的事业啊,岂是仅仅齐桓公、晋文公可以比的?!……”
孙权听了这番宏论,心里激起了狂涛巨浪。金玉之言,闻所未闻,黄钟之声,振聋发聩!
从此以后,孙权就把鲁肃的这段话铭刻在心,当作行动纲领与战略决策。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下对”。又因是在榻席上饮酒时说的,又称“榻上策”,要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还要早七年。
当时,孙权心中激动,但怕传出去太过招摇,对己不利,嘴上谦虚的说道:
“现在我只是占领一方,尽力而为,希望辅佐汉室,使汉祚延长罢了,您的这番话,不是我所能办到的啊!……”
又轻声嘱咐道:
“今日之言你知我知,幸勿泄露啊!”
鲁肃点点头。对孙权所思却是心照不宣。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