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铁血真三国>2崭露头角
墙,张昭通过宫里的耳目知道了这次会晤的内容。十分不满:

“鲁肃这毛头小子,平日就对自己不恭不敬,如今这大胆妄言,恐怕要把少主教唆坏了!这样下去,还有我们这些老臣说话的余地吗?”

于是他急忙谒见孙权。

“鲁肃年少轻狂,粗疏不堪大用。这些话要是传到曹操耳朵里,一定要被江东带来灾祸啊!”

孙权口里唯唯,在心中不以为然。

他已将鲁肃视作心腹之人,听了张昭的话,反而觉得张昭太过老成持重,缺乏进取心。

从而更加尊重信任鲁肃。为坚其留吴之心,赏赐许多财物给他,使鲁肃财产骤增,和原先在北方时候差不多富庶。只是怕引起张昭的反感和阻挠,孙权没有给鲁肃封官,当作宾客随侍在幕中。

有了兵,有了将,还远远不够,如何才能在江东牢牢站稳脚跟?孙权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有一天,他按例去探望母亲,聊起了这个话题。吴太夫人道:

“各地都有士家大族,操控着政权的走向,乃至命脉,江东自然也不例外。我听张昭、张弘说起过江东有四大家族,你知道吗?”

孙权点点头:

“儿知道,是顾、陆、朱、张四家。

“张温,朱桓,都已做官。前些日子我任用的顾雍,就是顾家的青年才俊之代表。还有陆家,我正在考虑如何笼络呢。”孙权恭敬地一一汇报。

“儿想的对啊。你一定要把这些士族都安抚好,团结好,将他们聚拢在孙氏大旗下。让他们意识到彼此密切合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好外。

“你兄长初到江东,还很注意收拾人心,不久却偏离了方向,乱用偏激手段,杀孽过重,积怨过深,才导致了悲惨结局。临终他也意识到了,所以选择刚柔相济、宽宏仁慈的你,来接掌江东大权。

“冤家易结不易结啊,母亲一向反对盲目的杀戮,因此才挺身救下会稽望族魏腾的性命。仲谋啊,你要切记:镇压只能呈一时之快,抚慰方能获长远之利。”

“母亲所言极是!儿受教了。儿在想,目前只有先坐稳江东,以观天下风云,等巩固、壮大了江东,才能去和群雄争霸天下……”

母子二人最后商定,用联姻的方法来笼络江东士族和重臣豪杰。

在以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孙权编织了一张庞大的裙带网,把许多举足轻重的内外关系户,全网入其中。

第一个是周瑜。他与孙策已是连襟,孙权再让长子孙登娶了周瑜的女儿,又将大女儿鲁班公主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可谓亲上加亲。

张昭与诸葛瑾两位辅臣是儿女亲家,孙权又让第三子孙和娶了张昭的女儿。三家又串在了一起。

对于江东四大家族,当然要刻意拉拢。孙权将侄女,也就是孙策的女儿,嫁给陆家代表人物吴郡的陆逊。

让朱氏的年青将才朱据做了自己的小女婿……

后来甚至扩大到同曹操、刘备联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的让江东政权稳定之效果,竟然大过了战争手段。

同时,在这些名人的互相引荐和带动下,又有许多日后成为东吴名臣的文武人才来投奔,如会稽阚泽,沛县的薛综,吴郡的朱桓,乌程的吾粲,瑯琊的徐盛,东郡的潘璋,庐江的丁奉等等。一时人才云集,能人攒聚。

经过一系列的革故鼎新,江东面貌有了可喜的改观。孙权的少主地位已经确立,要使之牢固,不能光靠整顿内部,更重要的是对外征伐,尽早统一江东。

孙权正在考虑首先向谁下手,一个打击对象跳了出来。

庐江太守李术,在建安5年竖起了独立反叛的旗帜。他公然宣称:

“我所服膺者是讨逆将军孙伯符,现在其人已亡,我与继任者无任何关系。”

一些离散的孙策部属,都被他接纳为手下。庐江隐隐有与吴郡分庭抗礼之概。

孙权先礼后兵,派使者要求引渡逃亡者。李术不从命,写了一封信回答道:

“阁下如有德行,这些人自然会自行归去,如无德,当然要叛离了,本人没有理由遣还……”

孙权见信中满含讥讽,十分愤怒,撕碎了信函骂道:

“世上就多这种不可理喻之人,只有当刀架脖颈才肯服输!你以为我年轻可欺吗?看我不灭了你!”

张纮道:

“以我军实力定可击破他。但李术必定会向曹操求救,将军可以一边备战,一边在外交上争取主动,以策万全。这个李术狂妄的很,前不久为伯符将军攻杀过扬州刺史严象,自以为有功,俨然庐江一霸,我估计曹操也会怨恨他的。我们可以先断了他的求援源头。”

孙权点头:“东部(张纮的官职)之策稳妥。”

便让诸葛谨执笔,写信给曹操。

“李术凶恶,残杀了曹公您置用的严象刺史,这种肆无忌惮的丑类,必须要扫除,方免后患。我愿为国除恶,李术必然惧而去向您求救,明公您身居宰辅之位,天下都在仰望您,注视您的言行,希望您通知下属不要听信李术的诡辩……”

这年(200年)冬天,孙权留下周瑜留守大本营,亲自挂帅,发兵攻打宛城。

李术果然害怕了,一边坚守,一边急派使者赴许昌求救。

曹操注意力还集中在袁绍身上,一方面也恨李术反复无常,饬令部下不救。

李术无法可想,只好拼死抵抗。命令将城里所有青壮百姓都组织起来,分班充


状态提示:2崭露头角--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