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铁血真三国>2可怕的长幼之争
曹植抢先一步颂道:

“父王恩德遍布海内,父王威名传播天下,贼寇丧胆,强虏束手,必定马到成功,凯旋归来。宇内一统,四海安宁,为时不远了!”

曹操拈须微笑,心里十分受用。左右都向曹植投去艳羡的目光。

曹丕嗒然若失,“好话都让三弟说了,我炒冷饭还有意思吗?……”吴质在他耳边轻声道四个字:“流涕相送。”

曹丕豁然开悟,走到曹操马前,牵着马缰流泪下拜:

“父王年事已高,还要东征西讨,我等做儿子的实在有愧,恨不能以身代替,还望父王善自珍重……”

说着语声呜咽起来。

群臣禁不住鼻子酸酸,涕泪欲下,曹操眼圈泛红,柔声道:

“子桓留守邺城职责不轻,有了坚强的大后方,孤在前线才无后顾之忧啊!”

曹丕的出色表演,又赢得了一分。

丁仪朝他斜了个白眼,心里埋怨道:

“杨德祖真是自作聪明,老帮倒忙!三公子说两句漂亮话有什么用?魏王过后想想,终究还是老二贴心真诚,老三虚有其表罢了……看来还得另谋其法。”

这年,瘟疫又盛行,随军的侍中王粲和破虏将军李典,都染病死了。

王粲的灵柩送到邺城,曹丕、曹植与熟或不熟的文人都来送葬。因为王粲诗赋天下扬名,迥出时辈,可与曹植并称(后世评为建安七子之冠)。因而人人敬仰。

曹植做了一篇《王仲宣诔》,辞意哀婉,催人泪下。读罢,众人在细雨中簌簌发抖,倍感悲切。

曹丕懊恼又被三弟压了一头,自己再写也难与争锋……忽然灵机一动,高呼道:

“仲宣最爱听驴叫,我等就各作一声驴鸣,送他安息吧?”

”阿哦……”

一声逼真的长啸驴叫,众人愕然,但无人敢笑,依次装了一声驴叫。顿时山坡坟丘间,各式驴鸣此起彼落……

曹操闻知,叹道:

“子建聪明秀逸,同辈难及……但要认对亲忠孝,对友至诚,还是子恒更胜一筹啊!”

过了不久,天下有名的文士徐斡、陈琳、应玚、刘桢等人都相继染病,随王粲谢世。5人都死于这场瘟疫。

这样,加上早先死于曹操之手的孔融,和47岁病死的阮瑀,被后世称为“建安七子”的杰出人才,死得干干净净。

曹操叹息再三:

“造化弄人,一至于此!王仲宣(粲),李曼成(典)都是孤的下一辈人,一一先我谢世了。年岁迫人,时不我待呀……立嗣之事,再也耽搁不得了!”

丁仪又给他出个主意,让每个四品以上的官员每人密奏一表,根据票数,来选出自己属意的太子。曹操听从了。

丁仪认为,经过自己的活动,己方的人数必定能大占优势。结果出乎他所料,“拥植派”只多了寥寥几票而已。

曹操依然决断不下。

见密奏中独少太中大夫贾诩的一封,很奇怪,就把他召来,屏去左右,当面询问。

“文和多有奇谋,与郭嘉、荀彧可以鼎足而三。今可为孤出个主意,立嗣之事,孤就以你的意见为准了……”

贾诩忽而低着头,忽而望着窗外,默不作声,显出一副老年人蹣跚迟钝的模样来。

“孤真心实意与你商议大事,你为何漫不经心?”曹操有些生气,催着说。

”呵,失礼失礼……”

贾诩恍如醒悟的样子,“我正在思考一件往事,故而未作答,请魏王原谅……”

“哦,什么事情比孤这事还重要?”

“臣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父子,为何同出一辙呢?……”

曹操一愣,继而哈哈大笑,

“孤明白了!……到底还是老姜辣呀!”

贾诩施礼正色道:

“大王家事,本不容臣下乱出主意。然自古以来,立嗣有嫡、庶,长、幼之分,凡背道而行者,常生恶果,史书多有记载。大王英明绝世,何须听下臣纷纭意见?……”

贾诩一言定乾坤,他的态度,就像在持均的天平一头放上了一根稻草,立刻分出了轻重。建安22年(217年)10月,曹丕正式被立为魏王太子。

立嗣之事刚刚摆平,又传来了汉中快报,刘备起两路大军大举进攻汉中。

曹操大怒,手指西南大骂:

“织屐小儿,冒牌皇亲,真是我一生死敌啊!……怪孤当日养虎为患,使其坐大如斯!”他摇头又叹:

“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刘备老谋深算,比孙权更令孤挠心……孤一生劳碌,不得空闲,看来又要亲自跑一趟了!……”


状态提示:2可怕的长幼之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