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铁血真三国>2鲍丘再战

2 鲍丘再战

第二年(初平四年,193年)春正月,一个和平使者赵岐到了冀州。

汉献帝眼见董卓刚死,各地诸侯便龙争虎斗,你死我活厮杀起来,天下乱成一团,他不忍心生灵涂炭,感而悲哀,但又没有能力仲裁这些大佬谁对谁错,只能用自己有限的号召力做一回和事佬。

于是在初平三年秋,钦派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东行,为关东两大集团和解。

马日磾去袁术处,赵岐就到了袁绍处。

袁绍亲自出冀州城百里迎接钦使,热情款待。做出高姿态表示:天子之命,安敢不遵?只要公孙瓒愿和解,自己绝无二话。

赵岐甚喜,便写信向公孙瓒表达皇帝旨意,和袁绍的态度。公孙瓒正想喘口气,立即发信答应。于是,双方罢兵休战,各守边界。

赵歧十分欣慰,带着“不辱使命”的自豪感,回京复命去了。

两个生死冤家,就像两头凶狠的猛虎,俱怀扩张领土野心,无日不想吞吃对方,常常咬得皮开肉绽,毛飞血流,哪里就肯善罢甘休了呢?

原来各自的回巢,不仅是舔舔伤口,都有自家要紧的大事等着他们处理,那就是:来不及“攘外”,先“安内”要紧!

在袁绍一方,魏郡发生了兵变,邺城也被攻破,太守被杀。闹事的是多名地方豪帅,他们勾连黑山军大帅于毒,在邺城大肆劫掠一番,又串入河内,一时冀州被搅得鸡飞狗跳。

袁绍外寇未平,内患又起,弄得寝食不安,发狠率大军追剿。所幸这些草莽豪帅,心不齐,谋不高,互不统辖,这就给了袁绍各个击破的机会。

袁绍先集中兵力围攻黑山军,经过五天激战,大破之。猛将颜良在阵上斩了大头目于毒。

接下来移军北向。智将高览立下大功,杀了李傕任命的冀州牧壶寿。袁绍这才成了唯一的、真正的冀州首长。

随后,袁绍为了免除后患,逐一诛灭了左髭丈八、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一众豪帅。

所到之处,攻下其一个个赖以存生的坞堡,不问老幼全部杀光。还怕继续聚匪藏盗,放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恰逢吕布此时来投,袁绍就在其帮助下,回军常山(今石家庄南),经过几番鏖战,打败了最强悍的黑山张燕军和少数民族四营屠各胡人,以及雁门的乌桓组成的联合部队。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冀州的内乱,控制了局面。

公孙瓒呢?

他和刘虞的争斗更是激烈。矛盾公开化以后,名义上的幽州长官刺史刘虞,无法忍受飞扬跋扈的属下公孙瓒,冲动之下,主动攻击公孙瓒,却被对方打败,追杀,并传首京师。公孙瓒成了名正实归的幽州首脑。

袁绍与公孙瓒,为了固本保土,暂时和解,各自处理内部事务。

但这种和平只维持了一年,烽火又燃起,将北方两霸重新推上战场。

公孙瓒杀了刘虞,高兴了没多久,幽州忽然又乱了起来,而且来势凶猛,令公孙瓒头痛不已。

新平二年(195年),刘虞的原部下纷纷发难,幽州从事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平素受到刘虞的信任,感念其恩义,一直想为主公复仇,他们共推燕国人阎柔为乌桓司马,招募了胡、汉兵卒数万人,进攻幽州。

渔阳太守邹丹首当其冲,在潞县(今北京通州区东)一战被杀,州兵4000余人也随主官阵亡,一时幽州大震。

鲜于辅和诸人商议道:

“我军虽胜一仗,但这军力要对付公孙瓒远远不够。刘牧在世时,对乌桓峭王有恩,我去跑一趟,将他也拉过来吧?”

于是,鲜于辅急赴乌桓,将来意说明。峭王慨然应允:

“刘使君是仁慈君子,一向善待我等胡人,从不歧视,吾等虽是化外之人,最是恩怨分明,吾愿率族人,随先生共为刘使君报仇!”

鲜于辅兴奋的嘉赞峭王一番,又说:

“刘使君虽亡,其子刘和尚在,我想将他迎来,奉为名义上的共主,这样更为师出有名,大王您看如何?”

峭王赞同,就召集起部众7000余众,清一色的骑兵,迅速出发。随鲜于辅迎来了刘和,与阎柔合兵一处。

鲜于辅自然而然成为联军的谋主,出主意说:

“公孙瓒力量强大,猖獗一时,靠我等部队恐怕还力有不逮。他最忌惮的是袁绍,而袁绍听到要对付共同敌人,一定会派兵援助,那样我们就胜算更大!”

众人均无异议,派出使者去往冀州。

袁绍解除了内患,正在休整,忽听此消息高兴之极,对使者说:“公孙老儿此番休矣!我必出兵助攻。”

淳于琼提醒说:

“天子诏令不是停战了吗?我方先违背协定,岂不是师出无名吗?”

袁绍笑骂道:

“狗屁协定!公孙瓒如见我遭此大难,会不落井下石么?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良机岂能错过?”

袁绍扫了一眼众将,眼光还是定在了麯义身上。

“良弓久藏,弦反松弛,宝剑不用,日久生锈,此人纵是良才,心不服我,我养着他不用,岂不是愚蠢?战争凶险,是死是话全凭他自己造化。不怕他麯义骄狂,反正打胜了,得益还是我的,打输了要他好看!……”

袁绍思忖已定,即令麯义为帅,率军3万出西道北上,与刘和合兵,各路人马加在一起,竟有10万之众,声势浩大,连营数十里。


状态提示:2鲍丘再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