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重生晚清之扭转乾坤>142章科学的洗礼

载洸在一叠纸张中翻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这几页纸便是我想给你看的,是关于此次江淮洪涝的事故报告,你自己先看着,我在一旁给你做疏导。

张謇边看着几页密密麻麻的灾害调研报告,边听着一旁的载洸讲解。

清朝入关之初,中华大地经过连年征战,民生凋敝,顺治帝伊始,全国只有七千万人口。

之后,历朝皇帝都实行轻徭薄赋的民生政策,康熙帝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更是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的基本国策,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带来的后果,就是人地矛盾的逐渐突出。

这两百年来,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直至今日,全国已有四万万人丁,人数翻了好几倍。可是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却远远跟不上人口的增长,每年增收的粮食,也永远满足不了新增的人口的需求。

这样便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缺少土地,就只能开荒垦田,导致滥砍滥伐,水土流失,进而导致自然灾害逐年加剧,百姓没了土地,就越得拓荒,如此循环,人地矛盾愈发突出。

周而复始,恶果逐渐沉积,时至今日,已到了不得不重塑制度的地步。即便是你今天拿出钱粮去赈灾,安抚百姓,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救得了一时,顾不得一世,明年再发大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总不能年年都掏空了国库,来赈济灾民吧?

本贝勒提出来改制,并不是将天下人视为棋子,而是为了巩固天下这盘棋局的根基。我话说了这么多,详细的报告资料你也看了,我这一番匡扶社稷的赤诚之心,您可有领悟一二?

张謇看着这几纸严谨而科学的灾情调研报告,虽然里面用了很多当时还未在中国普及开来的专业词汇,但是张謇也能理解个大概。

这几千字看下来,加上载洸在旁的一番深入骨髓的精准剖析,让这一天本就信息量爆炸的张謇,又一次接受到了科学的洗礼,一时间消化不良。

他边反复读着报告,过了好一会儿,才感慨地说道:世人都道贝勒有王佐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如此看来,下官便是贝勒口中那个缺乏信仰,又是愚昧无知之辈了。令在下汗颜无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贝勒有什么什么吩咐,直言便是!下官即便是豁出去性命,背上骂名,也要为贝勒践行真理!

载洸,听完,轻笑了下说:真理?何谓真理?实践才出真理,你只不过是听了几句话,看了几行字,就能领悟出真理来了?

你到一线去看一看,去瞧一瞧吧,等你真正领悟出什么来时,再来跟我谈真理不迟。

张謇听完,一脸的茫然,可是这赈灾事宜

载洸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放心吧,我已经帮你安排妥当了,你去天津,走水路前往上海。

到那里之后,找商办衙门驻沪办事处,那里的官吏,是我的心腹,你到了那里,自会有人接应你,该怎么做,实行何种政策,如何安抚流民,如何筹集钱粮,自有安排。

张謇听完,喜出望外,如释重负地说:贝勒原来已有锦囊妙计了,下官这就放心了,可是下官还有一事不明,既然这样,这种事情让商办衙门自己承办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举荐下官前去江浙负责赈灾事宜?

载洸笑了笑说:因为你是清流的代言人,又是我载洸的政敌,清流党对你寄予厚望,希望借你一己之力,能够扳倒我载洸。

此去江淮,有两大阻碍,其一便是士家大族,他们会把你当成自己人看待,办起事来,自然也会减少不少阻力。

这其二,便是背靠后党的官僚阶层,他们肯定会借机敛财,中饱私囊,但是知道你此次前去,是我载洸所荐,协助我办事,他们畏惧我的雷霆手段,若想从中作祟,就得先掂量掂量。

我举荐你,既是不计前嫌,也是顾全大局。也只有举荐你去,清流那帮人才会响应,贪官污吏才会有所收敛,赈灾之事才能顺利推进。

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为了历练你,铸成大才。

张謇听完,感动之情已经溢于言表,张謇何德何能,当得起贝勒如此厚爱。

载洸笑了下继续说道:今年是皇太后的六十大寿,朝廷特设恩科会试,翁同龢是绞尽脑汁,都要把你推上状元的位置上。

他以为,此举是向清流党,输送一枚打击我载洸的炮弹;我想,他此刻绝对想象不到,你这颗炮弹,有朝一日也会成为本贝勒的同道中人。

张謇不想成为任何人的棋子,只想为国家和百姓,探寻出一条正道来。谁走在正道上,下官便是他的同道中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应当上下而求索;上便是要开眼看世界,格物以自知;下便是要立足于实践,体察于国情,若真如此,便离正道不远矣。

贝勒今日这一席话,真叫张謇感慨万千,醍醐灌顶,张謇此去江淮,定当致力于实践,视察民情,孜孜不倦,不负贝勒厚望。

载洸听完,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季直若知我这一番周公吐哺之心,我心甚慰。

江淮灾情紧急,一刻也耽误不得,贝勒既已安排妥当,张謇这就获取准备,速速赶完灾区行事。

张謇刚要拔脚走,被载洸挽住了手臂,等等,要是翁同龢问起来,你打算怎么说?

这个问题又触及到了张謇的盲区,他刚入仕不久,这种


状态提示:142章科学的洗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